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试过某个时刻会因为看到听到别人的成功、别人挣得更多、别人更漂亮而心态崩坏呢?如果有,那就有必要了解一下。
所谓幸存者偏差,也叫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指的是人们往往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从而产生认知上的错误,导致生活中常见的焦虑感、不安等等负面情绪。
举例,谷爱凌在冬奥会上夺冠的高光时刻万众瞩目,但大家很自然地忽略参赛的其他选手,甚至第二名,更别说各国落选参赛名单、数量庞大的其他选手。所以假如你是没有夺冠的其他选手之一,大可不必伤心。天之骄女面前除了更加努力,也可以想想是否有别的选择。
又例如,关于亿万身家值得艳羡这事儿。据福布斯统计,中国截止至2022年4月12日上榜人数为492人。中国可是有超过14亿人呢,所以我不在这492人名单里奇怪吗?一点儿都不!
降低标准更贴近生活一点,关于月入过万这事儿。据统计数据分析,中国14亿人中真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也不足5%,所以暂时不符合标准也不要紧,加油干,有机会。
其实,相貌出众也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出众意味着数量稀少,脱离大众平均值。如果普通人把出众作为追求目标,就一定会自我施压、产生焦虑。也会负加持,不断推动美颜滤镜作弊、动刀注塑改造,互相欺骗,自欺欺人。普罗大众就别都以“神仙姐姐”刘亦菲为长相标准,拋开容貌焦虑,多花点心思在工作生活上,接受平凡,懂得与自己和解,幸福感就会不期而至。
娱乐圈里,容貌偏差现象最明显。顶流当然是层层选择的结果,畸形审美发展到脱离实际,比如往战争剧里强加俊男美女,头发一丝不乱,肤白貌美,衣服崭新一尘不染,完全是糊弄鬼,神剧打脸。
圈子里也经常为艺人是否整形打嘴仗,爱美之心可以理解,只看你能否认同,无关对与错,仅此而已。
日常生活中,一旦明白“幸存者偏差”现象,就知道眼见耳听也未必是全部真相,这样会不会活得更通透更轻松点呢?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