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被新能源挤压蚕食,动力技术也基本停止了迭代,如今燃油车市场能被人关注,甚至被人一开始就当成黑马看好的产品可谓屈指可数,林肯Z算是其中一个——跟雷克萨斯ES不相上下的尺寸,强力的6.8秒级2.0T动力,再加上那极具派头的造型和贯穿式大屏,从面子到里子全都照顾到了,彼时就有很多人都觉得林肯可以提前准备庆功宴了。最后加上25.18万起这比对手低了一截的起售价,你几乎想不出它有什么不火的理由。
然而从3月上市到现在的大半年时间,最初的观望期过去了,销量攀升期也过去了,林肯Z的销量却仍然在一千多台徘徊。这样的成绩,对于林肯这样一个处在飞速上升期的品牌而言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很多人都想弄清楚,林肯Z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从产品力来看,林肯Z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面对追求体验的用户:它从性能到车机再到尺寸空间都很拔尖,尤其车机这一块,如果看完其他豪华对手的屏幕和系统再来看林肯Z的27寸大屏,你甚至会觉得它是一位能够形成降维打击的选手。
而对于要格调要排场的消费者,它那比3、4、C大一圈的尺寸,以及又有气场又有科技范的造型,也同样挑不出毛病。而且不光是产品力,它的定价也比德日系对手低五六万……林肯Z本身基本是能做的都做了。所以林肯Z失手,不应该是产品出了纰漏,而是在其他地方出了问题。
林肯国产的头一年,无疑是顺风顺水的状态,尤其是冒险家热销后贡献的可观销量,让林肯很快成为了沃尔沃、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的潜在对手。可这个顺风顺水的开局,却算不上一项丰功伟绩:把24万多起步,又大个又2.0T还长得不赖的冒险家卖好,对于一家豪华品牌只能算基本操作。甚至换成比较大牌的合资,比如18-21年间的丰田、本田,10-17年间的大众、别克,也同样能办到。
所以,在业内人士看来,林肯国产后头一年看似火爆,但业绩的背后却是在用接近于合资的价格在换销量。
真正检验林肯品牌的底色,是林肯能不能在30-40万这个豪华品牌主流市场站稳脚跟,让豪华的品牌形象真正给立起来;如果还能顺带把飞行家卖好,在50-70万级市场也具备话语权,那才可以算得上是大获成功了!但是很显然,林肯并没有办到。
以航海家和飞行家为例,在前期有新鲜劲的时候其市场表现还算尚可:航海家在去年下半年有三个月销量超过了2000,年底更是冲到了4000+,同时飞行家也能经常保持在千台的销量。
可到了今年,它们的表现却是急转直下,其中航海家的销量长期不足2000台,飞行家也从一千多台变成了三位数。这当中,不可否认有疫情反复带来的影响,可对手们却能在疫情暂时消停的那几个月迅速恢复如初,比如沃尔沃XC60依然能够在好的时候保持5000左右的销量,“年事已高”的凯迪拉克XT5、纯进口的雷克萨斯RX也有着三四千台的成绩,比较起来,林肯不仅没能在高端市场真正支棱起来,反而在产品过了新鲜劲之后一蹶不振。这其实就是林肯在国人心目中热度、地位、排名先后的真实写照:BBA之外,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而非林肯。
这就能解释一部分林肯Z为什么没能卖好的原因了。因为按照销量结构主要呈金字塔或者菱形结构的一般规律,一款车想要成为销量主力,需要大哥在更高端的市场帮它顶压力,帮它开疆拓土,比如作为销量主力的5系、E级、A6L,上面都有“大哥”罩着。
但实力足够出色的林肯Z却没有这个待遇。比起销量已经起来了的冒险家,它甚至连一个愉快的“童年”都未曾拥有。一出生就遇上了几位大哥的衰退,遇上了林肯品牌“家道中落”,那么它的待遇也就自然只能像英菲的Q50、讴歌的TLX-L那样受冷落了。因为林肯没有足够的体系力支撑它去热销。
带入到实际的场景当中:消费者要么对林肯Z这款车未曾耳闻,要么了解不深而自动略过。即使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面对林肯近期的跌跌不休,面对很是冷清的展厅,体验型用户就宁愿牺牲一点空间和内饰,去选择知名度更高的凯迪拉克CT5,好面子的用户则会义无反顾的投票给雷克萨斯ES。事实上,就在林肯Z悄无声息的这几个月,CT5反而从之前的五六千上涨到了七八千台。
不得不说的是,关于林肯Z,亦或是航海家、飞行家的产品力,它们比起对手的确是有优势明显的地方,定价在豪华品牌中亦很卷。可一旦提起福特,林肯家族的各位成员就变得没那么有说服力了。从理性、硬件的角度来看,它们跟蒙迪欧、锐界、探险者在核心部件上保持高度一致,主要的区别只有设计、用料和调教;站在感性、品牌的角度,林肯的“面子加成”也不是那么有吸引力。因此纵使林肯比其他豪华对手更卷,但它却没有解决好“如何让消费者加钱买林肯,而非省钱买福特”这个关键问题。
在市场行情好时,林肯在品牌上的弱势可能并不会暴露出来。但是,一旦市场风向变幻,缺乏品牌支撑的弱点,也就一览无余了。
总体来看,林肯Z的败北,固然有疫情反复、豪华以及燃油车市场均下滑的因素在,但比较于对手的相对稳定,跟随疫情和大势有跌也有涨的状况,在逆境中悄无声息的林肯Z恰恰反应出了林肯品牌的真实处境:论品牌,它仍无法和其他二线豪华相提并论,用户粘度也要低不少;论技术,它也没能达到比福特明显更高一筹的境界。面对电动化,如今林肯也还是止步于PHEV阶段。
说白了,林肯Z的失利只是扯下了林肯品牌沉淀不够、创新技术不足的遮羞布而已,从一开始,它的结局就是注定了的。林肯Z只是开始,如果不能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修炼内功,林肯未来在中国市场的路还将会变得更难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