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地铁19号线什么时候通车?你知道吗?
时间:2023-01-20 07:4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63

  1月1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夏道虎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江苏法院五年来参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案件141件,对虚构“地宫穴位”等涉老项目,骗取资金近19亿元的被告人朱国华依法顶格判处无期徒刑。

  养老诈骗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然而,近年来,养老诈骗案件频出,如代办养老保险、投资养老项目、贩卖收藏品、养生药品以及“黄昏恋”等,不法分子巧立名目,利用信息优势和精心设计的骗术一步步将老年人诱入诈骗陷阱。

  养老诈骗套路深,一不留神就入坑。虽然很多人都懂“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道理,但是养老诈骗现象依然猖獗。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不法分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精湛骗术,他们抓住老年人对养生和养老的现实需求,对家人陪伴、儿孙绕膝的强烈渴望,为老年人“量身打造”产品,反复打磨话术,最终逐步掏空老年人的“钱袋子”。另一方面,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口快速流动的背景下,老年人面对着难以跨越的“信息鸿沟”和空巢老人情感空虚的现实困境,加之部分人“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的投机心态,让不法分子屡屡得手。

  养老诈骗案件一般涉及面大,追查难度也较大,而且老年人的存款通常是自己毕生积攒留以养老的积蓄,一旦被骗,往后生活也就没了着落,很多老年人被骗之后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懊悔之中,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家庭和谐。因此,全社会形成合力牢筑反诈线,加大防范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势在必行,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精准打击,从严惩处。面对变化多端、层出不穷的骗术和诡计多端的诈骗分子,人民法院要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将代办养老保险、投资养老产业等高频案件纳入重点整治范围,拿出实招硬招精准打击各类诈骗违法行为,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同时,要联合公安、检察机关,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挖出“保护伞”,铲除“黑毒瘤”,做到除恶务尽,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二是加强防范,重视宣传。防骗意识不足是很多老年人落入诈骗陷阱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升老年人防骗识骗能力,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加强以案释法力度,用身边最鲜活的例子给予老年人最深的心灵触动;同时要积极开展普法活动,让相关法律法规,让最新的诈骗手段,最前沿的防骗、识骗知识进入每一个老年人群,让老年人入脑入心。

  三是适老改造,满足需求。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相关配套服务及设施没有跟上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这让很多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因此,加强适老化改造,堵塞社会管理漏洞,从源头打击养老诈骗成为关键。这就需要全社会联合起来,抓住“银发经济”的风口,针对现存的养老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对症下药,发展好养老相关产业,生产研发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积极拓展老年人消费市场,撬动“银发经济”这一亿万蓝海,共同构建健康安宁有序的老年人友好型社会,牢筑反诈线,守护“夕阳红”,让老年人安全、安心养老。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离退休干部2023年迎新春“云团拜”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通过视频形式向全院离退休干...【详情】

  首届中国应用法学高峰论坛征文暨2022年度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征文获奖名单公布

  1月11日14:30,北京高院召开北京法院第三届司法改革“微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