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地铁十三号线开工时间?希望回复的清楚一点!
时间:2023-03-18 21:4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62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到2050年将贡献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增人口,到2070年将超越东亚、南亚成为人口最多的地区。

  从国别来看,2022年非洲已有三国人口过亿:尼日利亚(2.167亿)、埃塞俄比亚(1.208亿)、埃及(1.062亿)。第四位是刚果(金),人口约9520万人,按平均每十秒净增加一人的超高速,突破亿级大关指日可待。《展望》预计,刚果(金)人口将于2050年超过2亿,到本世纪末突破4亿。

  与前述非洲三国相比,刚果(金)政治风险较高,经济基础薄弱,甚至粮食安全形势堪忧,巨量人口将构成严峻挑战。该国人口结构如何?它怎样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又能否将人口负担转化为红利?

  刚果(金)在中文互联网世界的存在感并不强,甚至时常有人将它同邻国刚果(布)搞混。该国为人所知的主要有比利时残酷的殖民史、“豹纹总统”蒙博托、短得出奇的海岸线、露天开采的“手抓矿”等。

  但刚果(金)绝不只是一个家里有矿、内乱不断、吃不饱饭的普通非洲国家,而是一个非洲大国。它地处非洲中部心脏地带,是非洲面积第二大、人口第四多的国家。如此庞大的体量无疑放大了它面临的各种问题。

  刚果(金)人口爆炸的主要原因在于生育率较高、死亡率降低,与庞大人口基数相迭加。2022年平均每名女性一生生育超过5名子女(总和生育率5.5),在非洲国家中居于前列。

  同时,由于内战平息、医疗条件改善等,该国死亡率逐年降低,2022年人均预期寿命为女性63岁、男性60岁,均较2000年增加近10岁。整体上看,中长期内该国人口将以年均2-3%的高速持续增长。

  从年龄结构来看,刚果(金)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2022年比重为52%,长期稳定在50%以上。该国性别结构长期较为稳定,2022年男性人口比重为49.61%,女性为50.39%,总人口性别比为98.45(以女性为100计)。

  但由于生育率和抚养比居高不下,刚果(金)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增速缓慢,导致人口红利窗口期较晚(2065-2100),滞后于半数非洲国家,但届时其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7-2.5亿,可谓后劲充足。

  从城乡结构来看,刚果(金)城镇化率逐年稳步上升,高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平均值,2021年约为46.24%。但该国工业化进程滞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突出。

  2021年,刚果(金)最大城市、首都金沙萨约1707.1万人,集中了超全国六分之一的人口;第二大城市、工矿业重镇卢本巴希约258.4万人。两地相距遥远,陆路交通艰难,形成彼此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

  宏观经济方面,目前刚果(金)人均GDP常年排在全球最末十名,2021年仅577.21美元。在2021年人类发展指数(HDI)排名中,刚果(金)在191国中排名第179位,属于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的重债穷国。

  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已经证明,利用人口规模带来的劳动力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一条可行之路。

  在非洲,一些国家也参考亚洲模式,期待凭借资源和劳动力条件发展经济。然而,从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刚果(金)人口爆炸的挑战大于机遇。

  若仅看纸面上的自然资源地域组合,刚果(金)可谓得天独厚:它占据非洲最大盆地刚果盆地大部,全球流量第二大、非洲第二长的刚果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国;它坐拥全球第二大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丰富,地下更蕴藏着储量大、品位高的矿产资源。然而,其自然环境始终难以支持大量人口生存。

  刚果(金)大部国土属热带雨林地带。茂密的原始森林为此地最早的居民俾格米人提供了丰富的猎物和果实,却也带来地狱级的垦田难度和多种热带疾病。就算以刀耕火种的方式开垦出小块田地,也因雨林气候超强的淋溶作用难以保持肥力,制约当地人类社会向规模化、复杂化发展。

  因此,5世纪前后依靠铁器农耕的班图语系各族迁入刚果地区,多聚居于雨林以南的稀树草原地带。但此地终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且极端,对灌溉、育种等技术要求较高,也限制着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受雨林影响,刚果河含沙量很少,又因流速较快,在入海口没有形成肥沃的三角洲,从而限制了河口地区的发展。多种自然原因共同限制了刚果(金)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农业社会和国家规模,使当代无节制的人口增长存在巨大隐患。

  首先是长达70余年的比利时殖民统治。比利时人不仅有砍手剁脚等暴行,还摧毁了刚果原有的权力网络,建立起以白人为首的行政机构进行直接统治。他们既试图将此地250余个民族捏合成一个政治实体,又挑拨民族矛盾分而治之,埋下了国家能力薄弱、民族分裂的祸根。

  刚果(金)独立后的领导团体力量较弱、内部分裂,权力仅限于首都和邻近地区。各地方豪强同样势力不强,但在域外大国和邻国的支持下,能够与金沙萨政府分庭抗礼。

  因此,从独立初的内战到蒙博托,再从两次刚果战争到两代卡比拉,这个国家始终在中央政府独裁和地方精英问鼎之间摇摆。

  低水平的国家能力使刚果(金)历届政府难以施行多种经济社会发展方略,遑论有效的人口政策。尽管经历了如此艰难的社会变迁,刚果(金)人口仍在内战结束后迅速增长。

  由于此前一再错失发展机遇,非常需要用一波人口红利回血。然而,畅想红利为时尚早,巨量人口带来的问题却迫在眉睫。刚果(金)需要做什么?国际社会又能帮他们做什么?

  刚果(金)粮食不能自给,常年依赖进口和国际援助。2021年联合国估计该国有2730万人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其中近700万人处于重度饥饿,成为世界上亟须粮食安全援助人数最多的国家。

  刚果(金)粮食危机的原因在于农业技术、政策、基础设施等。若能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开发耕地、引进良种和化肥、提升农技水平,有条件时采用农机作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不仅粮食产量将明显提高,而且农业会发生质的变化。这正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各国援刚农业专家的共同目标。

  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进入工业生产才能快速释放出红利,工业化是非洲国家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的出路。

  矿业一直是刚果(金)的支柱产业,但从长远来看,该国需要以原材料、劳动力、潜在市场优势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支持,从矿石出口国发展为工业化国家。

  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投资者无惧风险,扎根该国。2008年中国企业与刚政府签订“资源财政化一揽子合作协议”。中方不仅负责融资、实施矿业开发、提供工业化技术支持,还为当地建设了一批必要基础设施。

  若未来条件允许,中企还可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刚果(金),产品不仅能供应庞大的本地市场,还能辐射中南部非洲多国。

  人口红利释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为此需要重视教育和培训。刚果(金)大多数劳动年龄人口缺乏专业知识,只能从事相对初级的体力工种。

  近年来,中刚国家层面教育合作持续深入,2018年,首家孔子学院在该国外交学院成立。中资企业则以多种形式开展技能培训,不仅通过“师带徒”的传统方式培养本地员工,还建立了职业培训学校。

  纵然经历了延续数代人的悲剧,刚果人仍以其韧性和活力让这个国家走向生机。刚果(金),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