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每隔几年就会爆发虫害?
时间:2023-06-28 07:0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11

  近日,美国内达华州的埃尔科小镇被数百万只摩门蟋蟀袭击,该小镇只有2万的人口,但摩门蟋蟀的密集程度,只能说它们取代了人类,占领了这个小镇。

  “我开车时,发现马路是红色的,就像沾满了血,等开了一段时间后,才猛然清醒,红色的是虫子的内脏,当它们铺满整条马路的时候,车子经过,虫子在车轮下发出爆裂声,虫子死后,还留下湿滑的黏液,车子很容易打滑,我在拐弯处因为速度过快,差点掉进水沟里。”

  尽管如此,昆虫学家却束手无策,表示虫害一旦爆发了,除了等它自然死亡,没有更有效的办法。而且接下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该小镇还会周期性受到虫害影响。

  摩门蟋蟀,名字里有蟋蟀,但不是真正的蟋蟀,它其实属于螽(zhōng)斯科,真正的蟋蟀属于蟋蟀科。大一点的体长可达8厘米,它的生活习性和蝗虫比较像。

  它最大的特点是,和蝗虫一样,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它会改变自己独居的习惯,和其他摩门蟋蟀聚集在一起,形成流动的迁徙带。这些迁徙带可能包括数百万个个体,密度高达每平方米上百个。

  而成群后,颜色会变成黑色、红色或者棕色,可以适当飞行,每天差不多2公里,最重要的是,此时的摩门蟋蟀性情暴躁到会同类相食。

  庆幸的是,摩门蟋蟀不咬人也没有毒,它喜欢吃的是植物,所以当乌泱泱的迁徙带经过时,不会伤害人类,但所有的植物都会被它们吃掉,也包括农民的农作物。

  它们会先吃掉死去同伴的尸体,等尸体也消耗完了,就将目标盯上前面虚弱的好欺负的同伴,尤其是那些受伤行动缓慢的,只要被追上就会被吃掉。

  摩门蟋蟀成片迁徙,对人类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破坏植被,侵蚀土地。2006年的时候,内华达州大约有1200万亩土地受到它们的影响。

  其次就是车祸。前面就提到,大量虫子聚集在马路上,被车轮子压爆,导致路面上到处都是虫子内脏,路面湿滑车轮容易打滑,很容易出现车祸。

  而且这是一个恶性的连锁反应,黑化后的摩门蟋蟀会以自己同伴为食,路上一旦有虫子尸体,就会吸引更多的虫子前来,越来越多的虫子聚集就会让马路陷入瘫痪。

  所见之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非常恐怖,路面上也弥漫着一股虫子的臭气,难以忍受,还会入侵居民的房子,爬到人的身上。

  无奈的是,一旦摩门蟋蟀爆发虫害,人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理。数量太多了杀虫剂效果并不理想,人们只能采取物理消灭和驱赶。

  当地小镇的医院为了能正常运行,临时组建了4人的巡逻队,主要职责就是清除医院的虫子,方便病人进入医院看病,巡逻队休息的时候,会由医院员工顶替。

  在内达华州,虫害是周期性爆发的,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尤其是2003年爆发的虫害,被认为是近代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

  每年初夏,交配后的雌性摩门蟋蟀会将卵产在土壤中,一只雌性摩门蟋蟀可产100多个卵,卵会在来年春季孵化。当土壤温度达到4℃左右的时候,孵化就开始了,若虫到成虫,还需要经历7个阶段,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从这一点来看,摩门蟋蟀其实是一年生物种。但事实上,根据昆虫学家斯里格利长达10年的研究表明,摩门蟋蟀的卵存在滞育情况,而孵化关键因素是土壤温度。

  最佳温度是4℃左右,低于这个温度,发育就会非常缓慢,那么就有可能两三年后再孵化,有的甚至发育长达11年才孵化。

  雌性摩门蟋蟀在产卵的时候,会到处找地方埋卵。地方不同,土壤温度和湿度不一样,就会导致卵的孵化时间不一样。就像高海拔地区的卵,因为温度低,发育时间明显比低海拔地区要长。卵分批分时间孵化,就是虫害周期性爆发的主要原因。

  换句话说,这些小虫子已经在这片土地上产下数不清的卵,只要气候适宜,孵化的摩门蟋蟀就会很多,虫害就会卷土而来。如此循环,灭也灭不完!

  但在干旱的时候,植物往往长得不好,食物紧缺,而摩门蟋蟀胃口又极好,它们需要从植物中吸收水分。

  于是就出现了摩门蟋蟀成片迁徙寻找食物,哪里有植物,就往哪里去。在各种压力之下,小虫子们也变得暴躁起来。

  干旱的时候,河水会干涸,植物也不茂盛,摩门蟋蟀就有更多优质的土地用来产卵,今年虫害爆发,就会在地下产很多卵。

  多年来,美国都会花费数百万美元来对付摩门蟋蟀,2022年的时候,俄勒冈州就拨款500万美元来设立防治虫害的机构。

  此次虫灾他们已经设置了诱饵,将这些小虫子往没有人的地方引,同时还抛撒了药物,阻止摩门蟋蟀若虫发育成成虫,就能有效降低它们的繁殖率。

  然而,即使在这样地严防死守下,昆虫专家表示,摩门蟋蟀每年夏天还会光顾埃尔科小镇至少五年。它们过去以及今年爆发产下的卵,足以滋扰这个小镇好多年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