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这样一个被时光凝固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生态环境,是黄浦江上唯一的岛屿,却鲜为人知,如世外之地。在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工厂塔吊;没有喧嚣闹市,唯见绿林成荫;没有车水马龙,偶有几只小猫在路边穿梭游走。它,就是拥有百年底蕴的复兴岛。
在不久前落幕的,由自然资源部指导,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的大型设计竞赛——“2023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中,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提交的作品《良性细胞扩增计划——复兴岛未来城市留白更新》荣获城市更新类街区设计竞赛一等奖——卓越贡献设计奖,让被世人遗忘的复兴岛再次成为城市更新的议题。
本期,我们走近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学术部副部长、获奖团队代表李华治,走进“良性细胞扩增计划”,一起探索复兴岛“未来城市留白更新”背后的思考和可取之处。
2024年1月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了城市更新推进大会。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就迅速召开全市大会,表明城市更新受到了上海市的高度重视。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实施城市更新是加快转变上海超大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深化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关键抓手。
显而易见,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上海市2024年的重要任务之一。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外延增量式扩张时代已经结束,进入到存量提升为主的内涵增长时代。从旧区改造到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从老工业区转型到黄浦江苏州河滨水空间的贯通开放,上海城市更新探索的脚步从未停下,更新类型更为多样,参与主体更为多元,政策机制更为创新。
作为长期深耕上海城市更新领域的专业机构,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始终跟随“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人为本,尝试把城市的记忆和人情味留住,将过去在宏观的城市规划中被忽略的“烟火气”,通过精细化的更新设计实现出来。
李华治表示:“城市更新是全国上下都在学习、探索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上海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更新需要、也可以找到多方都能接受的一个利益平衡点。对市民来说,更好的更新规划和设计能够提升街区街坊品质,提高生活幸福感;对政府来说,通过更新补充公共服务设施与开放空间,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符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开发商来说,通过参与更新行动创造综合效益,也倒逼发展模式的转变。要勇于探索、敢于尝试一些可实现的、创新的、创造性的城市更新模式,满足各方需求,让参与主体都感到满意,共赢共享。”
复兴岛,坐落于杨浦滨江中北段,岛内仍有一些工厂、仓储单位在运作,人们从地铁12号线复兴岛站走出,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感觉。复兴岛经历了百年沉浮,虽然可能被世人遗忘,但因其重要性在规划上曾被反复讨论。此次“2023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将复兴岛做为城市更新类设计的命题,也体现了主办方在更新思路创新上的期许。
如何将黄浦江上唯一的岛屿焕新更新?李华治团队提出了《良性细胞扩增计划——复兴岛未来城市留白更新》的方案,在众多竞赛参与者中,凭借着“留白更新”理念脱颖而出。常规的增量开发建设,以追求空间容量和现阶段经济价值最大化为导向,这种开发模式近期能收获较大收益,但在未来和长远的视角下,缺乏应对变化的可能,从更长时间维度看并不一定是最优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太空移民、可控核聚变等高端科技的突破,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可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对应的未来城市形态可能会与现在有很大不同,更高的空间产出效率会导致更低的开发量需求,更立体的现代城市让地面空间充分释放,去中心化的生活方式让市中心的功能由商务生产转向社交休闲,更丰富的物质满足让人更注重精神需求。在未来未知的前提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以退为进,从增量开发转向减量保护,从常规建设到渐进式留白更新,或许成为应对变化的最佳策略。
获奖方案设想了复兴岛更新的两个平行时空,推荐的模式由传统的“增量扩张”转向为“减量生长”,通过评估筛选在复兴岛区域形成初始的“良性细胞”,再通过各种方式慢慢“繁衍扩增”影响周边区域,往城市腹地和纵深扩增。各种不同形态的“良性细胞”,无论是点状、线状还是面状,都能为人们带来多元的感官和精神体验,实现净面、净耳、净目、净肺、净心等方面的身心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效果,将区域发展成为可能无限的城市有机体,通过生态、历史、文化、精神价值的外溢反哺城市,寻求未来城市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留白更新”。
李华治表示,“与其它城市更新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留白更新着眼于长期,放弃近期追求空间容量和经济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提升,从更长时间维度上达到综合价值的最优化。以生态最大化和人文精神价值为导向,减少人为干预,恢复城市弹性”。
“在我们设计的‘平行世界’内,既没有“大拆”,也没有“大建”,这样的“城市逆生长”模式,是对数百年城市发展史的反思。未来的复兴岛包含了林地、湿地、草地、滩涂、水塘等多种地貌形态,多类物种繁衍栖息。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与黄浦江两岸高楼林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繁华都市中少有的一抹净土,也是快节奏生活中能让人卸下压力、摆脱烦扰的‘世外桃源’。无论身在何处,如果只能看见复制粘贴般的、密不透风的高楼大厦,会感到压抑、透不过气;相反,如果在高楼大厦里向远处眺望,有些区域在慢慢地恢复原生态,同时又保留了过去发展中的些许痕迹,这样的城市必然是有趣的、特别的,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知度将得到显着的提升。这便是‘留白更新’带来的独特意义,它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本身,更对人们的精神塑造、城市的人文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李华治表示。
“留白更新”对于当前城市更新和建设的启示在于,城市作为有自我生长规律的有机生命体,可以通过研究评估等“体检”手段,识别城市病,培育良性细胞,修复坏死细胞,从更多的价值维度去评判,以更审慎的态度、更开放的心态,保有对未知的敬畏,避免因为短期的决策失误带来的不可逆的损失和伤害,回归人文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健康有机生长,实现人民城市复兴的更新目标。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