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路子入名校”骗局卷走多位家长500余万元,非法所得竟被用来打赏女主播。3月1日,上海警方新年再“砺剑”,不断严密社会面各项管控措施,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全力确保本市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2月18日,王先生来到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潘广路派出所报案:他通过朋友介绍,在一家教育咨询公司办理孩子入学业务,被骗70万元“咨询费”。
原来,去年9月王先生儿子上小学后,王先生始终想要帮儿子“运作”个名校,他通过多方介绍找到从事教育咨询工作的夏某。夏某自称有“路子”可帮孩子跨区办理某私立名校的转学资格。王先生与其签订了合约并预先支付70万元用于“打点关系”,夏某承诺在一个学期内帮他办成,如果未办成则全额退款。
几天后,一名自称“徐老师”的男子联系王先生,指导他转学手续和材料,但当王先生材料准备妥当准备上交时,“徐老师”却以各种理由拖延。直到最近春季开学前,转学仍无望,王先生无奈提出退款要求,夏某却突然失联。
警方调查发现,王先生收到的学校短信和邮件都可在网上公开下载,银行转账记录显示,犯罪嫌疑人夏某收到王先生的70万预付款后,分多次将钱转给其他几个陌生账户,这些账户都是因办理转学或入学与犯罪嫌疑人夏某产生经济纠纷的家长。2月28日,宝山警方在夏某居住地将其抓获。
据夏某交代,“徐老师”就是他本人扮演,所谓“门路”和“关系”均是凭空捏造。一直以来,他利用家长求学心切的心态骗取首付款,先后非法获利500万元左右,其中一部分以分期的方式还给了以前受骗的家长。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一直持续到东窗事发,其他非法所得则被夏某用于打赏女主播、个人挥霍和还债。
行动期间,上海公安机关坚持科学用警,强化重要交通枢纽、热门商圈等地的巡逻驻守,通过采取“视频+实兵”方式,加强对无人看管的非机动车停放点、住宅小区、沿街商铺等巡查巡防,及时发现可疑人员,跟进落实拦截盘查,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近日,闵行公安分局虹桥派出所接到市民钱先生报案:他家电动自行车上的电瓶被盗,警方调查取证期间,陆续又有两名报警人报案电瓶被盗,案发地和钱先生为同一小区。
警方发现,3起案件犯罪嫌疑人均是通过卸掉脚踏板螺丝的手法行窃,应为同一人所为。经实地走访和调阅公共视频,警方发现几日前有一名头戴黑色头盔的黑衣男子,骑乘黑色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地下非机动车停放点,先后窃走一个电瓶和一辆灰色电动自行车。胆大妄为的是,此人竟通过网约货车将窃来的灰色电动车运走。此后两天,他又再次返回小区作案,共窃走3个电瓶。
民警发现这名男子的行踪跨越了闵行、长宁、徐汇等区,最终在静安区的一家青年旅社落脚。落网后,犯罪嫌疑人彭某交代,涉案电瓶已被他销赃,牟利700元,被盗灰色电动自行车已经换上了他的车牌被占为己用。
为主动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全市社区民警会同居村委和物业对高层住宅小区开展集中夜间巡查,发现整改电动自行车、代步车入楼充电等安全隐患,依托“三所联动”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推动源头化解。警方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嫌非法改装、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电动自行车店铺开展排查,及时查处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
针对春节后众多工程项目复工的情况,公安交警部门加大货运车辆通行频繁路口、货运堆场出入口等隐患区域的执法管理,严格查处大货车易致祸违法行为,强化大货运车运营企业检查,督促企业履行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围绕机场、铁路、长途客运站等公共交通枢纽,警方会同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加强周边滚动巡管,就非法客运等违法扰序行为开展联合整治,加强法治宣传。
上海警方表示,将持续推进“砺剑2024”系列专项行动,全面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深入排查消除风险隐患,有效预防、震慑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