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部火得一塌糊涂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那位雷厉风行的达康书记,正是以耿彦波的真实经历改编的。
1995年,耿彦波任职灵石县长的时候,他硬是力排众议,大笔一挥,投资5000万修建了王家大院,当时村民都认为他疯了,因为从来没有哪个官儿,一上任就搞旅游的,但是耿彦波就这么干了。
山西这个地方,原本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如今去大同的云冈石窟参观,和早些年的景点环境早已天差地别。
首先,石窟外面的绿化就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而一条流光崭亮的礼佛大道,更是增加了视野的开阔性,各景点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些简陋的石窟参观,石窟外围增加了不少古色古香的木构屋檐。
这件事儿,据耿彦波所说:“任何一个市长,都不喜欢搞拆迁,因为都要在地面上下功夫,这件事儿,搞起来会很累”。
不仅累,而且费力不讨好,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最先提出反对意见的,不是别人,正是和他同坐一个办公室的同僚。
其实何止是大同,耿彦波在太原任职期间,当地的出租车司机,没有一个不感谢“耿拆拆”的,太原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原先连座高架桥都没有,如今的太原,城市交通四通八达。
老乡说:“我以前干点啥都得交税,抽烟交税、喝酒交税、工资挣得多了,还得交税,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交的那些税用到哪里去了,但是至少现在,我能看到我交的税都用来建桥修路了”。
面对下面办事阳奉阴违之人,耿彦波当众毫不留情,直接开骂:“这小子看着样子挺好,但是一肚子坏水”。
这么说吧,有网友特意找来大同90年代的城区老照片,一直到2006年,大西街的变化基本不大,据网友调侃,东方广场开个肯德基,都能热闹好几年。
城市上空笼罩的雾霾现象消失了,空气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之前一个小四合院挤着十几口人,五口之家挤在9平米的小房子里,现在人们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当初被私建的民宅围得水泄不通的法华寺,几乎消失,塔内成为流浪猫狗的天堂,猫屎狗尿臭不可闻,但是如今在并未损害其古物原貌的基础上,被保护得很好。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