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漫山遍野,树上鸟儿啼鸣。走进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的“国防林”生态基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在10余年前,这里还是九道光秃秃的山梁,沟壑纵横,沙砾伴风飞,被称为“九秃梁”。
为民服务,守土有责。2008年始,东胜区人武部向区委、区政府请缨,组织官兵和民兵走进“九秃梁”开展生态治理。从此,我们开始了与砒砂岩的“战斗”。
在“九秃梁”,10余厘米的土层下多为坚硬的砒砂岩。砒砂岩形似土、质如岩,一锹下去一道白印,一镐下去一个白点。种树的第一个春季,我们连一面山坡的坑都没有挖好。效率太低怎么办?多方打听后,我们从包头农机厂买了一台打坑机。
有了打坑机,效率大大提升,一个小时就打了近50个标准的树坑。可是,两天之后打坑机“趴窝”了,钻头触点全部磨光。大家沮丧又着急,我把钻头拿回库房研究改装,更换钻点材料。经过多番试验改造,打坑机种树效率倍增。
然而,当地流传“一年种,二年黄,三年进灶膛”的说法。天缺水、地缺营养,树就难种活。如何给山上供水保证成活率?我们外出取经受到启发,打造聚源蓄水工程,开挖集水渠引流雨水至山底水窖,解决了生态建设用水问题,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
这些年,我们总结出换土法、根部保水法等砒砂岩地质植树“五步法”,使苗木成活率提升到90%,让“九秃梁”3.2万亩荒山披上绿装。我们还探索出砒砂岩地质种植庄稼和经济作物的办法,为群众致富提供新思路。
科学治沙,成果丰硕;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我们研发轨道式、箱组化拖车,实现人员装备同步出动,大大减少民兵应急出动时间,我本人也因此被东胜区表彰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杨建荣整理)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