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跨越八百年铁与火的传奇一起看保安族刀尖上的非遗
时间:2024-08-17 07:3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94

  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腰刀作为保安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明创造的一项手工艺品,其锻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锻打、夹钢、打磨、刻字、装刀把、整刀、抛光……不同于传统刀具,一把保安腰刀的制作少则需要40多道工序,多则要经历80多道工序。

  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制作是最常见的打刀模式。如今,保安人在延续这种方式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将家庭作坊打造成了专业的工作室。如今锻打、淬火、抛光等过程都可由机器完成,以前需要数月甚至一年制作一把保安腰刀,现在只需要几天时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冶撒力海,从16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做刀,已经做刀30多年了,是第四代传承人。他自己也在努力把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传承给下一代。

  保安腰刀,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衰与繁荣,蕴含了保安族人民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每一把保安腰刀的诞生,都是对传统技艺的严格遵循与对创新的勇敢探索。在保安腰刀的寒光与温暖之间,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感受到了匠人对文化的深情与坚持。每一位保安族腰刀的守护者,正在用他们的双手,续写这段跨越八百年的铁与火的传奇。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