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J联赛特别总监内田笃人在一档日本体育节目中提议增加J联赛外籍裁判的数量,要求这些裁判员使用英文而非日文进行交流。长期以来,由于日本球员的英文水平有限,导致他们无法在比赛中提出投诉,这引发了一些批评。内田笃人曾效力于沙尔克04,与前国足队长蒿俊闵有过合作经历。
内田笃人表示:“邀请海外裁判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他们可以成为我们的标杆,提升裁判水平。同时,裁判员必须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这对于日本国家队球员以及计划海外发展的日本球员是有帮助的。足球是全球性运动,掌握英语交流能力的球员具有一定优势。”
在日本国家队效力过的内田笃人曾在德甲的沙尔克04和柏林联合效力,曾与蒿俊闵竞争出场时间。目前,内田笃人担任J联赛特别总监一职。作为球员,他代表日本队出场74次。内田笃人回忆道,他最难忘的事情之一是当时的日本国家队球员今野泰幸在比赛中用日语向主裁判抱怨,然而裁判却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近两年来,日本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论是棒球、足球还是排球,都涌现出了众多世界级球员。球迷们的不满情绪逐渐由日不出海外参赛,转变为缺乏英语能力。尽管有英语教育课程,但日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连基本的英语口语都不擅长。当日本女篮输给中国女篮后,主教练因不懂英语而只会尴尬地笑成了球迷批评焦点。
如果J联赛大规模引入外籍裁判员,马宁和傅明必将成为候选人。作为首位对外解说判罚的裁判,马宁的英语水平无疑是达标的。而傅明常年参与亚足联会议,多次执法亚冠比赛,这也说明了他的能力。在亚洲范围内,日本与西亚国家仅有伊拉克为友,而韩国及澳大利亚的裁判水平相较而言一般。就麦麦提江而言,据传他的英语水平可能不够过关。
中超联赛率先引进VAR技术,这也使中超裁判熟悉并适应了这一潮流趋势。此外,中超裁判整体偏年轻。日本媒体近年来更加关注球员在国外的表现,日本队的实力急速增长,逐渐超越了韩国和澳大利亚。因此,对裁判员以及英语能力的关注或许将成为未来足球发展的新方向。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