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们连接着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能够以清晰的发展思路、有效的破题办法和显着的工作成效,引领乡村发展方向。例如,在一些乡村地区,干部们积极组织业务培训和实地调研,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基层治理、农业科技等领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他们在重点项目、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中流砥柱。
高层次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智囊团”。乡村产业兴旺离不开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他们能够找准人才工作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契合点,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通过建立全职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的灵活机制,与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等广泛开展合作,建立博士创新站、专家工作站等平台,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比如,一些地区通过“项目引才、产业聚才”的方式,引进关键技术和核心人才,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能够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个个皆能出彩、行行皆有奔头”的观念,增强劳动者队伍的“主体”意识,聚焦现代农业技术、农村电商运营、智慧农业等新兴领域,培养一批乡土能人、致富能手。同时,加强与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大学生、优秀乡贤的走访联系,积极宣传支持帮扶政策,吸引人才返乡、项目返乡、资金返乡,壮大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三支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工作全局,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例如,在一些地区,成立了由组织、人社、教育等部门组成的“三支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和管理;人社部门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服务;教育部门要加强劳动者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同时,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三支队伍”建设。
持续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在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创新人才评价、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方面,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体系,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例如,设立人才服务热线,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服务;建设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开展人才联谊活动,丰富人才的业余生活。同时,加强对人才的关心关爱,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