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原料化增效又增值
时间:2024-11-09 14:4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32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超过8亿吨,量大面广、营养元素丰富,尚有近1亿未有效利用,用则利、弃则害。传统的利用方式以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为主,产业链经济效益有限,难以形成功能性产品,利用方式较为粗放,与市场结合程度还不紧密。

  原料化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指以秸秆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等方法制备各类(手)工业制品、化学品或化工原料的过程,可提高产品附加值,是秸秆高值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秸秆原料化利用为秸秆增值提供了新路径,各地经过积极探索实践,在手工制品加工、板材生产、重要化工原料创制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从“0到1”向“1到N”的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前景较好。

  例如安徽丰原集团以生物化工技术为依托,开展秸秆酶解制糖—乳酸发酵—合成聚乳酸技术研究,在蚌埠市固镇县建立1.5万吨/年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有机肥工程。秸秆摇身一变成为糖平台化工原料和黄腐酸有机肥。据报道,每2.5吨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可以生产1吨混合糖,同时联产1.5吨黄腐酸高效有机肥。将秸秆制成混合糖,再以此为原料制作聚乳酸,制糖残渣还能用来制备黄腐酸高效有机肥,可以用于种植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等。据了解,聚乳酸具有环保、无毒、可降解的特性,可以作为很多产品的原材料,黄腐酸有机肥可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养分利用效率。该技术应用是生物炼制技术的生动实践,也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增值提供可行性技术路径,实现高值产品创制。

  万华生态板业(荆州)有限公司和阜阳市宏桥秸秆科技有限公司均专注于秸秆人造板材生产。秸秆板材不仅静曲强度高,而且防火、防水、防寒、防噪声,比传统的建筑还要节约能耗。据了解,仅这两家企业,相关项目达产后年可消耗秸秆42万吨左右,年产31万立方米无甲醛麦稻秸秆板材,为农户年增收7200万元,坚持以草代木,以草代砖,有利于推进减污降碳,彻底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各地对秸秆作为原料的高值化利用途径已有很多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使秸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有效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支撑美丽乡村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