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2号线西延段虽然只有四川路(轮渡)站、小港站、国际邮轮港站3座车站,但这3.84公里的长度却是打破老城区出行瓶颈、加快国际邮轮港开发建设、助推振兴西部老城区的关键。因此,年内即将开通的这段地铁备受关注。11月29日,青岛早报记者来到2号线西延段提前打探。
2号线西延段即将迎来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开通后向东通过泰山路站与2号线连通,青岛地铁线号线将在李村公园站向东接入正在建设的2号线号线西延段车站空间装饰结合港湾元素,突出历史感。
四川路(轮渡)站、小港站、国际邮轮港站,3个车站设计各有特色。百年青岛港区见证了城市的崛起,承载了民众对青岛的历史记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在青岛地铁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地铁建设者持续深化“空间一体化设计”理念,以“感悟历史痕迹,谱写港湾华章”的文化理念,将2号线西延段车站空间装饰、公共艺术、导向标识、服务设施、商业广告、管线综合等专业统筹集成设计,将地域文化、城市特点、市井风情,投射在地下空间。
其中,国际邮轮港站的设计主元素结合“海湾浪潮”与“自然语境”,站厅站台空间以浪潮曲线与艺术灯光打造环绕沉浸式体验,天花板冲孔网板展现城市风采,还有公共艺术品《海之旋律》;小港站邻近百年小港,车站空间提取港湾元素,公共艺术品《观海之境》与直梯融合;四川路(轮渡)站邻近青岛轮渡,见证青黄往来。作品《光之浮想》光效随温度变色。此地修建地铁附属工程困难,设计团队一体化设计,集约布置、节约占地、提升便利。
“2号线西延段的三站四区间处于滨海地段,隧道离海最近处仅有7米。”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总工吕洪礼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针对近海施工问题,他们自主创新了“填海地层连涌涌水立体式注浆封堵方法”“滨海淤泥砂土互层边坡锚管施工技术”,在填海地层中首次采用TRD水泥土搅拌墙+桩间+桩外高压旋喷复合式止水结构形式,首次采用长锚管深层边坡注浆止水并加固土体,确保施工安全。
四川路(轮渡)站和国际邮轮港站站埋深均约35米,属超深基坑开挖,而小港站作为单拱曲墙大断面暗挖地下两层岛式车站,开挖竖井更是深达42.67米。不仅如此,仅5.66公里的TBM区间就存在着7处构造碎裂岩破碎带,泥岩砂岩反复变化,且多处下穿新冠高架路和正在运营中的胶济铁路,距离铁路路基最小净距仅有18米……地质条件复杂、老城区建筑密集,2号线西延段掘进每一米都极为不易。
针对地质复杂问题,在车站明挖基坑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以班组建设为抓手,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小立法+二次分配激励作业队伍,提升团队攻坚能力。暗挖大断面车站,施工中创新应用“中心城区填海地层近海地铁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城市地铁有限场地‘回形’斜井施工技术”,并取得多项发明专利,为2号线西延段攻克重大风险阻碍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