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CEO投资的智驾公司通过聆讯华科校友创办10年融了15亿
时间:2025-01-08 13:4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48

  基于这些材料和部件,佑驾创新再开展各项核心业务,包括算法和软件开发、硬件设计、测试及验证、系统集成、生产、质控及售后等等。

  而佑驾创新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三条业务线: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以及车路协同。

  iSafety系列具备AEB、ACC、TJA等L0-L2级别的ADAS功能,目前已经开发到第三代,并完成了商业化和量产。

  第三代的 iSafety 3,算力5 TOPS,配备1-5颗毫米波雷达,数量可由客户自由选择。

  iPilot系列,则是涵盖高速NOA、城区NOA和智能泊车的高阶智驾产品,并且可以通过单芯片实现。

  而且iPilot产品最低可用32TOPS算力,1-5个毫米波雷达、6-10个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实现高速NOA功能,不仅支持安装在新能源车上,燃油车也可以安装。

  iPilot 1、2及3都实现了商业化,其中,iPilot 3采用的是BEV技术和重地图轻感知,而最新的iPilot 4将采用BEV技术加端到端技术,预计在2025年开始商业化。

  招股书介绍,iRobo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工业园区、港口和机场等特定区域和操作场景下的全自动驾驶,现在已经进入到测试阶段,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

  凭借已商业化的两款产品,今年上半年,佑驾创新的智驾解决方案,已经在16家整车厂的25款车型上定点,并在22家整车厂的67款车型上量产。

  再看另一条业务线,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驾驶员监测系统(DMS)、乘客检测系统(OMS)和其他解决方案,基于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算法打造。

  智舱产品主要为六种应用场景提供“主动式”服务,包括司机注册、乘客看护、驾驶员疲劳检测、安全接管、交互娱乐体验、以及健康监测。

  最后,佑驾创新还提供车路协同业务,集成雷达和摄像头等感知设备,通过自研算法以及V2X技术等,对车载系统和路侧系统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今年上半年,佑驾创新开展了25个新项目,已完成15个项目,从2021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了67个项目。

  根据公司官网介绍,其现有的前装量产客户,主要包括比亚迪、蔚来、哪吒汽车、一汽集团、吉利汽车、上汽集团、江淮汽车、东风汽车、柳汽集团、陕汽集团、江铃汽车等。

  营收层面,佑驾创新2021-2023年的收入为1.75亿元、2.79亿元以及4.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4.9%。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是收入来源的大头,这也是为什么说佑驾创新是一家智驾公司,但这部分占比正在缩小。

  而智驾解决方案中,又是iSafety系列的产品贡献了几乎全部的收入,iPilot系列只营收了1.2万元。

  到了今年上半年,智驾解决方案的收入为1.82亿元,占总收入的77%;智舱解决方案和车路协同分别营收0.31亿元和0.23亿元,总收入占比分别提升到了12.9%和10%。

  而智驾解决方案中,iPilot解决方案的占比也在增加,今年上半年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2.4%,iSafety解决方案则降到64.6%。

  利润层面,2021年、2022年到2023年的毛利分别为1700万、3357万,以及6802万;今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3342万,同比增长144.7%。

  过去三年,佑驾创新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是1.31亿元,2.05亿元,以及1.84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8244万元,亏损正在收窄。

  面对亏损,这样的现金储备不算十分丰厚,为了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上市也成为佑驾创新需要迈出的重要一步。

  37岁的刘国清,是佑驾创新的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及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运营总体规划以及经营目标、战略发展及技术研究方向,还有产品开发、生产和布局。

  刘国清拥有华中科技大学数学学士学位、武汉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并在2013年取得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在公司成立之前,曾担任过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项目主任,以及南京车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和首席工程师,在管理、技术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行业,拥有约12年经验。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执行董事和副总经理的杨广,今年35岁,主要负责智驾解决方案业务以及生产、制造、质量管控及合规事宜。

  一位是执行董事和副总经理周翔,37岁,获得东南大学计算机软件及理论硕士学位,在管理和技术领域拥有约11年经验。

  在股东当中,还有四维图新、普华资本、合创资本等知名企业或机构支持,而且四维图新还是公司的大客户之一,从2020年就开始合作,截至去年年底,为佑驾创新贡献了7.9%的收入。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