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线号线正式投入试运营。该线路自迈皋桥至奥体中心,贯穿南北,为南京市民提供了一条全程无红绿灯、无交通拥堵的便捷通道。2010年5月,南京地铁2号线,一条横贯城市东西的线号线号线的交汇,催生了首个换乘站点——新街口站。由此,南京地铁网络开启了“十”字换乘时代,并迈上了构建综合交通网络的征程。
南京这座城市的地形别具一格,其主城区域被城墙、秦淮河、紫金山、玄武湖以及长江等天然与人工屏障分隔开来,致使城市形成了南北向延展较长、东西向相对狭窄的独特布局风貌。在以主城作为核心区域,仙林、江北、江宁为副城所构建的“一城三区”城市空间发展架构之下,南京的轨道线网也相应地呈现出“井”字形状的放射状布局态势,这种布局既与城市地形特征相呼应,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脉络与居民的生活轨迹。
“4号线作为东西向的主干线,不仅串联起鼓楼、玄武等主城核心区,也将实现仙林副城和江北新区的紧密相连。”市交通运输局轨道处相关负责人介绍,1、2号地铁线号线沿太平南路、太平北路两头延伸,是“井”字的另一“纵线号线号线平行,是“井”字形的另一“横线”。而后续开建的地铁线,都是围绕“井”字形线网进行加密。
从最初的单线布局,逐步发展为“十”字形架构,再到后来加密形成的“井”字形地铁网络,南京地铁的脉络持续延展,愈发细密繁复。如今,以南京站、南京南站以及禄口国际机场等交通枢纽为核心,地铁编织出了一张便捷高效的出行网络,将城市中的众多景区景点紧密串联。在南京搭乘地铁出行,游客们几乎能够抵达主城区的任意一处景点。自南京站出站后,搭乘地铁1号线号线,既可以直达市中心繁华地带,也能够深入老城南的古韵街巷;而从南京南站出站,除了1号线号线也为乘客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出行路线,极大地拓宽了出行的便捷度与可达范围。
截至当下,南京地铁已成功开通13条运营线公里,在全国范围内首开先河,达成了对行政区轨道交通的全面覆盖。目前,南京地铁的日均客运量稳定在300万乘次左右,高效地承载着城市的交通流量,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自地铁1号线开启载客运营以来,南京地铁便如同离弦之箭,一路风驰电掣,在城市的地下脉络中不断延伸拓展,其前进的脚步未曾有片刻停歇。2010年2月,南京成功赢得第 2 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这一重大历史契机宛如强劲东风,为南京地铁的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极大地加快了地铁线路的审批流程与建设速度。在随后的短短 4 年时间里,地铁10号线号线相继建成通车,它们如灵动的蛟龙穿梭于城市的各个区域,编织起更为紧密的交通网络,为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便捷。
当国内众多城市尚在逐步完善城市核心区域地铁网络之时,南京却独树一帜,在地铁建设的起跑线上,便前瞻性地将远郊板块纳入整体规划蓝图之中,并高效推进其建设进程。2018 年,S7 号线(宁溧城际)顺利开通运营,至此南京的轨道交通脉络延伸至市郊铁路,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使南京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达成了“区区通地铁”的宏伟目标,也在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南京地铁线网尚未充分发展之时,公交车几乎承载了南京人大部分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彼时,居住于江北地区的市民主要依靠公交车或者轮渡往返主城区。直至2014年7月1日,南京首条过江地铁线号线正式投入运营,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使得南京市民首次得以乘坐地铁跨越长江天堑。时隔不到一年,2015年4月1日,南京地铁3号线作为第二条过江线路也顺利开通,进一步为市民提供了更为便捷、多样化的地铁过江出行选择。
对南京而言,地铁宛如一条灵动的纽带,其串联起的不只是中心城区与远郊地带的脉络,更是将相邻城市紧密相依。在南京地铁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里,13条运营线路之中,市域轨道交通线条。截至去年年末,南京都市圈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成功跃升至 567.46 公里。这些市域线仿若灵动的使者,它们能搭载着马鞍山的旅人奔赴南京的机场,开启新的征程;亦能护送退休的老者抵达句容的乡野池塘,静享垂钓之乐。它们穿梭于城市之间,为南京都市圈的民众勾勒出更加多元、便捷的出行蓝图,赋予生活更多的可能性与新色彩。
市交通运输局轨道处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南京地铁网并非局限于单一城市内部的地铁体系,而是以南京都市圈核心区为关键节点构建的市域轨道交通网络。市域铁路的持续建设,不仅将有力强化南京与周边城市的紧密联系,更将推动区域经济迈向更为深度的一体化发展阶段,为整个区域的协同共进注入强劲动力,从而提升南京都市圈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综合竞争力与影响力,实现各城市间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共享,助力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目前南京与都市圈其他城市正持续推进建设“宁扬”“宁马”“宁滁”3条城际轨道交通线,它们都将成为都市圈城市在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的重要支撑。
家住福建路附近的王子颜在中胜上班,听到7号线中段快要开通的消息激动不已,“公司附近的南段线路去年就通了,现在就等着家门口的线路早点通车,下班回家就能一站直达了!”
2022年12月28日,南京地铁7号线北段正式开通运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自分段开通以来,7号线的客流量就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截至2023年底,北段的日均客流量已经达到5.02万人次。今年4月3日,7号线(南段+北段)更是创下了15.3万人次的单日最高客运量。
除了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出行选择,“小草绿”7号线在“外表”和设计上也是别出心裁,清新的草绿色车身,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莫愁湖站、草场门站、清凉山站等特色站点的打造,让乘客乘车时也能享受视觉盛宴。不仅如此,地铁7号线还是全市首条按全自动运行GOA4等级要求进行设计的线路,列车具备无须配置司机、完全自动化运行的能力。通过加强信号系统与车辆系统、站台门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等核心设备系统的数字化和系统间联动,可以自动实现列车唤醒出库、载客运营、回库休眠等功能,列车具有完全自动化运行的能力,可以给乘客带来更好的乘车体验。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