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义安:从“无人问津”到“人气爆满”看农村闲置农房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5-03-15 14:4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53

  烧开水、打扫房间、清洗被褥,民宿的“主人”鐘达亮忙得不亦乐乎。“客房除了已有一位客人居住外,另外几间都在网上被预定了。我要赶紧收拾好,中午他们就要来入住了。”鐘达亮说。

  不同於大山裡精心装修的民宿,鐘达亮的民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前的老房子改造的。房子共三层,楼上楼下五个房间,每个房间都进行了装修改造。房屋整体以白色调為主,外墙面贴的白色瓷砖,屋外围墙用白色的木头栅栏围了一圈,看起来十分朴实却又清新干净。

  鐘达亮一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早些年在家做农活。近两年一直在市区帮儿子带孩子,偶尔出去打打零工。家裡的老房子也闲置了好久。

  近些年,犁桥水镇“火爆”出圈,超高的人气也给犁桥村带来了旅游新业态。“我家这间老房子就在水镇旁边,也是去梨桥村内的必经之路。这些年房子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把它改成民宿试试看。”鐘达亮说。

  说干就干,去年十月份,鐘达亮和他儿子回村对老房子裡裡外外进行了装修改造,於去年十二月份正式对外营业。

  “房间收费和市区宾馆差不多,每间房一晚上大概100至200多块钱。”说话间,鐘达亮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账:营业到现在有3个月,春节到现在基本上每天房间都被预订满,满打满算目前收入也有两万多元。“这比我在市区打零工强多啦。”鐘达亮高兴地说道。

  走进院内,包厢内客人悠闲地打着牌有说有笑,厨房内切菜声、炒菜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充斥在每个角落。

  不一会儿,店外又停了4辆小轿车。“来来来,把车停在前面的停车场,裡面还有大包厢。”小院老板赵小兰连忙放下手中正择着的菜,招呼起了客人。

  “2023年之前我在县城也开了家饭店,生意可没现在这麼好哟。”赵小兰说,之前在县城的饭店开了十几年,生意一直不温不火。随着近些年犁桥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让她萌生了“不如把饭店开回老家”的想法。

  在和丈夫商量后,赵小兰立即回家将闲置了十五年的老房子重新改造,不仅将墙面重新粉刷,盖起了停车棚,还在门前的田地裡种上了各种蔬菜。

  “我专门烧菜,丈夫负责打理,女儿‘充当’服务员。虽然每天从早忙到晚,但是一家人都很幸福。”赵小兰笑着说,现在村裡环境变好了、人气旺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去年一年收入就有20多万元。

  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从“无人问津”到“人气爆满”, 犁桥村的变化印証了一个道理:当创意与乡土碰撞、传统与现代交融,自此闲置农房不是负担,而是宝藏。

  据统计,2023年,犁桥村有65栋农房常年无人居住。岁月的侵蚀加上缺乏管护,房屋逐渐破败不堪,墙体开裂、庭院荒芜,安全隐患丛生,成為村民心中的担忧。

  “面对困境,犁桥村积极探索,创新採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发展机制,开啟了闲置农房的改造之路。”犁桥村党委书记鐘昆仑表示,在规划布局上,充分结合乡村旅游规划,因势利导。村东部和沿河区域凭借便利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服务,西部则依托文化底蕴,打造文化体验区。同时村民们通过房屋入股或出租的方式参与到项目中,每年可获得 8000-15000 元的房租收益。目前犁桥村盘活闲置房屋 52 栋,闲置房屋利用率提升至80%。

  随着闲置农房改造的成功,犁桥村还进一步推动產业融合发展。目前,该村21家特色民宿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28家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村庄的旅游业态。

  “不仅如此,游客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使得村民种植的蔬菜、水果、土鸡蛋等农產品供不应求,农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鐘昆仑说道。(万伦 鐘杰焰 文/图)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