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名叫乔伊丝,生活在比利时一个四口之家。6岁那年,一个小伙伴嘲笑她:你和我们长得都不一样,你是捡来的吧?她哭着跑回家,站在镜子前仔细端详。镜子里的自己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与父母和哥哥的金发碧眼高鼻梁确实不太一样。
她哭着问妈妈:妈妈,我为什么长得不像你?妈妈温柔地抱起她:你还小了,长大了就和妈妈一样了。不用在乎别人说什么,你只要记得爸爸妈妈爱你就够了。
虽然感到无比困惑,但是懂事的她没有继续追问。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乔伊丝成绩优异,性格开朗活泼,还自学了6国语言,自信大方的她无论走到哪里,都像一束阳光般散发着光芒。但随着乔伊丝不断长大,她已经隐隐地猜到了什么。善良的她却还是什么都没有问,她怕自己的怀疑会伤害父母,毕竟父母对她的好是真真切切的。
然而,乔伊丝18岁生日时,父母送给了她一份特殊的礼物。打开礼物后,她大吃一惊。里面是一张领养证明,被领养人的名字叫益素兰,而领养人那一栏赫然写着父母的名字。孩子,你是我们领养的,你应该早就猜到了吧!我们从未想过瞒着你,以前你太小,我们不想影响你的成长,如今你长大了,有资格知道这些事情。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我们都支持你的决定。
父母的话宛如晴天霹雳,直击她的内心。虽然不止一次怀疑过,但当这些话从父母口中说出来,她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原来,母亲因为有着严重心脏病无法生育,但他们夫妻十分喜爱孩子,所以选择了领养。
20多年前,夫妻二人先后在玻利维亚和中国的福利院领养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就是乔伊丝和哥哥。缓过来的乔伊丝看着年迈的父母,想到这些年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她扑到父母的怀中:你们永远是我的父母!
了解真相后的乔伊丝对养父母表示了理解,并没有责怪他们将自己从中国带到了遥远的比利时,反而感激他们多年的养育之恩。但是,她还是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问问他们为什么把自己抛弃在福利院。
2017年,22岁的乔伊丝在父母的支持下,独自一人踏上了寻亲之旅。在出发前,她在网上联系好了志愿者。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当年领养她的湖南益阳儿童福利院。遗憾的是,22年过去,福利院已经搬迁,这里变成了一个居民小区了。
乔伊丝站在原地,满心惆怅:原来这里就是自己生命开始的地方。随后他们又找到了福利院的新址,可是再次遗憾的是,福利院的档案只显示是一个叫周俊君的男人捡到的乔伊丝,随后将她送到了福利院。如今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周俊君的联系方式也早已失效。
面对接二连三的碰壁,志愿者建议乔伊丝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2017年6月,乔伊丝登上了«寻亲记»的舞台,诉说了自己的故事。乔伊丝的故事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有许多丢失女儿的家庭前来寻亲,通过比对最终锁定了两家情况最为相似的,熊家和李家。
熊家的女儿是被重男轻女的奶奶送人了,直到去世都没有说出孩子在哪里。当熊妈妈看到电视里寻亲的乔伊丝眉眼和丢失的女儿如出一辙,便一口笃定乔伊丝就是自己女儿。
李家的女儿是被长辈送到福利院的,且正是益阳福利院,而且出生日期和乔伊丝特别相近。在见过两家之后,乔伊丝内心十分的兴奋和不安,她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找到亲生父母了。没过几天,亲子鉴定结果出来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两份结果上都显示乔伊丝与两家人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得知结果后,这个坚强的姑娘再也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悲痛,她靠在志愿者的肩膀上放声痛哭。
此时的乔伊丝来中国寻亲已经两个多月了,签证即将到期,她要回去上学了。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来中国,寻亲之路变得遥遥无期了。她打电话向远在比利时的父母哭诉,母亲安慰她:虽然没有找到,但也算是一种收获。也许你并不是被亲生父母抛弃的,而是因为某些迫不得已的原因才分开的。
听完父母的话,乔伊丝然释然了。无论如何,她还有深爱她的家人一直在身边。虽然这趟寻亲之旅并不算如意,但乔伊丝却也觉得收获良多。在这里,她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感受到了志愿者的关心关爱,她也爱上了这个温暖的国家。
2021年,乔伊丝向相关机构递交了申请书,来到了益阳农村支教,一边感受中国文化,一边继续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落叶归根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执念,希望乔伊丝能得偿所愿!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