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作为城市“金腰带”的4号线,在公共艺术空间的呈现上将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这就为大家揭开4号线车站的神秘“面纱”。
车站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增加空间的延展性,画面色彩亮丽、构思精巧。将基督教堂、青大附院、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等周边标志性建筑样态穿插其中,辅以写实手法,将艺术性与多样性相融合,洋溢着中西方结合的艺术之美。
站厅顶部的线性结构的延伸设计能够引导人的视觉焦点的转移,就像流转飞扬的羽翼,向前飞翔,圣洁光辉。
海泊桥(海慈医疗)站以青岛印象为主题,复刻出记忆中美丽的青岛,向乘客传递青岛时尚、清新的城市气质。
里院是青岛颇具特色的地域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承载着童年时光,定格着家长里短,都是人间烟火的味道。
西吴家村站将“口”“日”“目”“凸”“回”等多种造型结构在空间中进行层次丰富的处理。在色彩与线条的作用下,使之呈现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唤起人们对青岛旧时光的回忆。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