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新闻,说北京地铁17号线北段工程全面复工,从昌平区歇甲村车辆段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工人们正沿着线路向前铺轨。为什么车辆段要建在歇甲村呢?因为17号线的北端终点站是昌平区未来科技城,该村据未来城大约7.5公里。先来了解一下歇甲村,其实报道里说的并不准确,这里应该叫歇甲庄,或叫歇甲庄村。该村现属昌平区北七家镇,但在1999年之前是属于燕丹乡辖村。原燕丹乡东邻顺义后沙峪乡、西接昌平东小口乡与平西府镇,南与朝阳区来广营乡接壤,北与北七家镇毗连,因乡政府驻地燕丹村而得名。
顺便说一下燕丹村,村名起源挺有意思,据说这里在辽代便已成村,明朝时分称东、西燕丹村,清初统称燕丹村。相传姬丹死后葬在此处,辽代成村后便以墓为名。姬丹是战国时期燕王之子。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燕国在北,姬丹曾到秦国作为质子。他与周天子同宗同族,所以姓姬,封于燕地,故为燕氏,名丹,后世称其为燕太子丹,就是他让荆轲去刺杀的秦始皇。燕国都城在今北京市,但太子丹出生于蓟城,在今房山区境内,燕国五都好像都跟昌平不挨边儿,所以姬丹死后是否真的葬在此处就不知道了。
而北七家镇之前也不是镇,是乡,北七家原为村名,叫北七家庄,明代成村。“七家庄”实际是“戚家庄”的讹传,因为在明朝隆庆年间的昌平州志中记载为“戚各庄”,因姓氏而得名;清代时称为北戚各庄,与位于燕丹乡的南戚各庄相对,两村相隔1.6公里左右。据考证,志书上记载的戚各庄应该就是今北七家庄,南戚各庄因位于该村以南而得名;后来北戚各庄改为北戚家庄,时间长了便讹传为北七家庄,简称北七家;燕丹乡的南戚各庄则改称南七家庄。1997年,北七家乡改制为镇。1999年10月,燕丹乡、平西府镇并入。
原本这三个乡镇的辖村都不多,合并之后就成了昌平区的大镇。歇甲庄村也就随之划入了北七家,其村名的由来与北七家庄如出一辙,都因姓氏而来,也是明代成村:原名解家庄。解在姓氏中要念xie,比如当年走红一时的歌手解晓东。后来也写成谢家庄,再后来,有人附会了将军打仗途中到此歇甲歇马的故事,因此借谐音改称歇甲庄。
说回地铁17号线日开通运营南段,即嘉会湖站至十里河站。实际上北段工程也早已进入建设阶段,歇甲村车辆段是2022年12月全面进入铺轨阶段,这次只不过是全面复工而已,这也就意味着离17号线全线贯通又进了一步。为什么这条地铁线路如此受重视,复工还要大肆报道一下?因为17号线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线路长、跨区多。
它北起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北站,南至通州区嘉会湖站;不仅途经昌平区、东城区、朝阳区、通州区,而且串联起了昌平未来城、天通苑、望京、太阳宫、清河、西坝河、工人体育场、潘家园、十里河、次渠等大型商圈或居住区;全线通车之后,将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客运动脉。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的歇甲村车辆段,由运用库、检修库、咽喉区、综合办公及信号楼等共18个单体组成,是全线列车停放、检查、整备、运用和修理的基地。
这里地处昌平和朝阳的交界处,西边是天通苑东区,南边是新北苑板块和清河营郊野公园,北边就是昌平未来城;这项工程因何落后于此就显而易见了。据说这里还将成为三轨交汇之地,因为17号线A线支线也已经列入北京轨道交通三期规划,三条线汇集在天通苑东附近。别看歇甲庄村在北京并不出名,但未来这里不仅仅是“地铁列车医院”和停车场,据说还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建立起多层慢行、蓝绿交织的居住区;别的咱也不懂,以后这里的交通会极大方便,知名度肯定会提升,同时地价、房价估计也得看涨。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