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HM门店悄然撤场专家分析快时尚品牌受冲击原因
时间:2022-08-16 17:3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89

  近日,有网友称位于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的H&M门店突然闭店,目前武汉仅剩6家H&M门店。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H&M在国内密集关店,且多次因质量等问题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观察人士认为,众多国产快时尚品牌正在崛起,电商平台的发展导致传统门店客流量受到巨大冲击、时尚变迁等是目前国外快时尚品牌在国内由盛而衰的原因。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位于中山大道的H&M门店已经闭店撤场,透过紧闭的大门可以看到,里面有工人正忙着拆东西,偶尔发出很大响声。

  8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该门店看到,原本占据商场一二两层楼的H&M大门紧闭,里面空无一人,设备已经全部清空,右边的玻璃门上张贴有一条告示,“店铺关闭撤场中”。商场服务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店早在一周前就关了,不清楚具体原因。”H&M旁边,一位店员则表示:“这家店在关门前顾客就不多了。”

  门口张贴的公告显示“店铺关闭撤场中”“H&M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武汉市目前共有6家门店,而这家门店已不在其列。随后,记者拨打汉街店和奥山世纪广场店电话,这两处门店店员均表示,位于中山大道的这家门店确实已经关店,但其他门店都正常营业。H&M全国官方客服电话的工作人员称,部分店铺闭店可能是因为门店租约到期等原因,或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记者梳理发现,从2021年下半年起,H&M就开始在国内密集关店。6月24日,位于上海传统商业街淮海中路651号的H&M店铺正式闭店。该店为H&M品牌在中国内地市场开出的首店,开业时间长达15年。另据报道,今年7月,H&M发表声明称,决定退出俄罗斯市场。

  天眼查显示,H&M母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在国内共有超600家分支机构,目前已有100余家注销,2019年至2021年,分别有18家、22家、51家注销。其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H&M在中国已有60家门店关停,占到了总门店数的12%。

  早年,H&M作为快时尚巨头之一,在中国市场颇受欢迎,在各个年龄阶段知名度都很高。

  刚入职两年的白领小陈说,她上大学期间,每次逛街必逛H&M、优衣库等品牌门店,这些门店每逢打折季就会被顾客“打围”,试衣间门口和收银台都排出长队。

  2012年,有媒体报道,H&M携某大牌发布春夏新款时,上海百余名顾客冒雨彻夜排队。有市民在接受采访称自己“花了一万三千多元买了20件衣服,也有帮同学带的。”

  2019年,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整理出,H&M在武汉至少有9家门店,但截至目前,仅剩6家线日,记者走访武汉多家H&M门店看到,虽然大部分门店仍占据着商场一楼或临街位置,但“打围”盛况已经不再,顾客几乎不用等待便可顺利买单。

  不少人认为,2021年的新疆棉事件,是H&M在中国市场下滑的转折点。“中国品牌的迅速崛起,中国人对本土品牌的逐渐认可,以及洋品牌对中国人民族感情的伤害,成为H&M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原因之一。”部分受访者说。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H&M曾因产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等原因多次被罚。从2019年至2022年,H&M关联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累计有13条行政处罚记录,其中产品质量不达标占11条。

  自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该公司生产用于销售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两款儿童连身裙共计1088件,2022年1月19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该公司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2.426939万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其22家分公司也多次因生产不合格产品被罚。

  近年来,在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包括H&M在内的欧美快时尚品牌吐槽最多的就是质量和款式。“基本只能穿一季,T恤多洗几次都快能当裙子了。” “毛衣还没上身就起球了、卫衣掉色。”“感觉他们的服装都不是给亚洲人设计的,只适合欧美人。”

  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马庆认为,快时尚品牌由盛转衰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如众多国产快时尚品牌正在崛起,年轻人们不再盲目追求洋品牌;电商平台的发展也在改变着用户的消费习惯,传统的门店客流量受到巨大冲击;此外,从时尚理论上讲,时尚的产生与传播有循环性,因此,时尚的变迁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