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誉卓着(xìn yù zhuó zhù)会有什么样影响?
时间:2023-04-05 07:1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40

  直播带货,是指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近距离商品展示、咨询答复、导购的新型服务方式,或由店铺自己开设直播间,或由职业主播集合进行推介。

  一方面,“直播带货”互动性更强、亲和力更强,消费者可以像在大卖场一样,跟卖家进行交流甚至讨价还价;

  另一方面,“直播带货”往往能做到全网最低价,它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直接实现了商品和消费者对接。特别是对网红主播而言,直播的本质是让观众们看广告,需要通过“秒杀”等手段提供最大优惠力度,才能吸引消费者,黏住消费者。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说,“直播带货”可以帮助消费者提升消费体验,为许多质量有保证、服务有保障的产品打开销路,但是网络直播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2019年双十一期间,直播带货火爆。天猫数据显示,淘宝直播的爆发,让超过50%的商家都通过直播获得新增长。不过,也有“网红”带货频频“翻车”,虚假宣传、质量低劣等成为新隐患。

  2020年3月,陕西周至县、宁夏同心县、吉林靖宇县、陕西宜川县、黑龙江虎林市和重庆石柱县的6位书记、县长,走进“战疫助农”抖音直播间,向网友们推荐当地特色农产品。

  2020年4月1日,罗永浩带来抖音直播首秀,并创下了抖音平台已知的最高带货纪录:支付交易总额超1.1亿元。

  2020年4月18日,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与抖音联合举办的“市长带你看湖北”直播,与湖北黄冈、荆州、荆门、十堰、恩施5个市州,共同推荐农副特产。新华社“快看”和5位市州长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达1118万人,累计带货58万件,销货金额达2426万元。

  2020年3月15日,央视315调查,直播带货乱象:有网红和电商联手骗粉丝。抖音、快手、淘宝等纷纷加码直播,但其中也不乏乱象。一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介绍,在快手上,商家会砸几十万打榜,取得与大号主播连麦的机会,之后主播帮其吆喝,骗粉丝钱。

  有部分领导干部将直播间当成秀场,不但流量注水、销量造假、大搞摊派,还组织水军齐呼“领导好帅”。

  这种自欺欺人的浮夸作秀,背离了为民办实事的初衷,成了一种出风头、讲排场的新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种低劣的作秀无异于玩火,只会弄巧成拙!

  2020年6月8日,经考察调研和深入研究,中国商业联合会近期发布通知,要求由该会下属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牵头起草制定《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等两项标准。

  2020年6月,中国广告协会制定了《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7月1日起实施,重点规范直播带货行业刷单、虚假宣传等情况。

  记者注意到,《规范》中,多次提到了直播带货刷单情况。刷单在直播带货行业比较常见,有的动辄销售过亿元,但过后就出现大量退单;还有的直播平台和主播通过刷单,虚构在线观看人数,营造虚假繁荣。

  《规范》指出,网络直播营销主体不得利用刷单、炒信等流量造假方式虚构或篡改交易数据和用户评价。

  “主播向商家、网络直播营销平台等提供的营销数据应当真实,不得采取任何形式进行流量等数据造假,不得采取虚假购买和事后退货等方式骗取商家的佣金。”

  之前,商家被坑的例子并不少。据媒体报道,某商家花费25万元寻得一个直播坑位,直播时,在线人数不少,但最终以卖出50单惨淡收场,第二天还出现了部分退款。

  29日,中消协也指出,在今年“618”电商购物节中,直播带货行业存在产品质量货不对板,平台主播向网民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等;直播刷粉丝数据、销售量刷单造假“杀雏”等情况。

  中消协还点名了罗永浩和国美。经过比价发现,罗永浩团队在直播中售价2448元的录音笔,其他电商平台只要2398元;国美直播带货不发货,最后直接给退款了。

  根据中消协的通报,在今年“618”期间,部分主播特别是“明星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涉嫌存在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

  对此,《规范》对直播带货宣传方面做了规范,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得在直播活动中吸烟或者变相宣传烟草制品(含电子烟)。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还指出,在网络直播营销中发布商业广告的,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各项规定。

  记者观察发现,目前很多直播带货宣传页面或者短视频并不标注“广告”字眼。乍一看是内容,但实际为宣传,头像处还显示“直播”,点击进去就是在直播带货,而且短视频内容和直播带货内容基本一致。

  原来很多消费者在直播中买完商品就陷入“三不管”地带,主播、直播平台、商家互踢皮球,如何在售后方面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规范》指出,商家应当依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履行自身作出的承诺,依法提供退换货保障等售后服务。主播在直播活动中做出的承诺,应符合其与商家的约定,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网络直播营销平台应建立入驻主体服务协议与规则,明确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北京消协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49.12%的受访者认为平台、主播和商家都应为直播带货行为负责,各自承担相应责任。但现实中,因为投诉难,有少量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自认倒霉”。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