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40亿亿倍!宇宙中最剧烈光学紫外耀发“现身”
时间:2023-09-03 08:2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51

  科技日报南京6月27日电 (记者金凤)27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该台研究员范一中、金志平领衔的国际团队用雨燕卫星紫外光学望远镜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探测到的最剧烈光学紫外耀发。该研究成果于6月2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

  伽马射线暴简称伽马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恒星尺度的爆发现象,其主要辐射能量集中在软伽马射线波段。因此,软伽马射线辐射也被称为伽马暴的瞬时辐射。瞬时辐射结束后,人们往往能观测到持续约数周甚至数年的X射线辐射、光学辐射乃至射电辐射,也就是常说的余辉辐射。

  2022年1月1日,雨燕卫星探测到了一个新的伽马暴GRB 220101A。由于其光学余辉很明亮,科学家们很快测量出其红移值为4.618。

  “但探测到的光学辐射其实是被红移过的紫外光子。这些紫外光子的被吸收效应非常严重,在到达地球之前已经损失了约99%,也就是实际的辐射流量是观测值的约100倍。这表明GRB 220101A是一个极其剧烈的光学紫外耀发。”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范一中介绍,科研人员在随后的分析中发现,GRB 220101A的绝对星等达到了-39.4,这也是人类目前探测到的唯一一个绝对星等亮于-39等的光学紫外辐射源。

  “GRB 220101A的紫外光学辐射光度约为太阳的40亿亿倍,打破了GRB 080319B保持14年之久的世界纪录。”范一中说。

  1999年1月,美国的一台光学望远镜探测到伽马暴GRB 990123。在GRB 990123瞬时辐射的末期,人们看到了明亮的光学闪耀现象。范一中说,当时该光学闪耀是人类记录到的宇宙中光度最高的紫外光学辐射,其辐射区具有很强的磁场。

  2008年,人类又记录到了GRB 080319B瞬时光学辐射。长期以来,GRB 080319B保持着宇宙中最剧烈光学紫外耀发事件这一世界纪录。

  范一中介绍,此次研究发现,GRB 220101A的光学辐射行为既不同于标志着余辉开始的GRB 990123的光学紫外闪耀,也不同于直接示踪中心引擎活动的GRB 080319B,表明了超亮光学紫外爆发的物理起源具有多样性。

  这项被誉为“新理论带来新发现的典范式研究”,不仅展示了计算生物学对相关领域的促进和推动,也为进一步研究和确定所有人类出生地提供了关键线

  记者31日从科技部获悉,截至8月16日,今年科研助理岗位已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超12.5万人。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31日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分别有583位和655位科技工作者被确认为增选有效候选人。

  近日,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旨在真正用“活”科学教育资源,培育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

  目前,除了具有化感作用的作物可以分泌酚酸外,农作物秸秆在发酵后的代谢物质中也含有大量酚酸。

  “我们的‘人形机器人智能多模态交互系统’,是集人机交互、指令理解、自主规划、任务执行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系统。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基本形成、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实施,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据悉,目前除北京、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已于2017年批准不再报批外,其他所有省级规划和新疆兵团规划已全部报国务院,其中江苏、广东、宁夏等省级规划已经批复。

  通过与实验站深度合作,他们最终获得各类表征数据完全吻合的实验结论,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引发全球关注。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今年4月16日,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风云三号G星发射升空,其主载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研制的我国首套星载Ku、Ka双频降水测量雷达。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天文学家艾格斯蒂娜·菲洛科莫领导的团队,借助费米卫星望远镜捕捉到了这颗婴儿恒星“发脾气”喷出的伽马射线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