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坐落在上海市中心,离苏州河上的西藏路桥近在咫尺,从繁华的南京路西藏路口步行可达。平日里这里并没有太多的参观者。这里之所以叫四行仓库,是因为这是旧上海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设的信托仓库。它建于1931年,是一座外观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淞沪会战时期,谢晋元所率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1营(对外号称524团)420多名官兵困守在这里4天4夜,与猖狂进攻的日军展开过殊死的拼杀。为迷惑日军,谢晋元对外号称有八百人,故史称“八百壮士”。
日内即将率部进入沪淞参战,特修寸笺以慰远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孙无噍类矣。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而军人不宜有家室,我今既有之,且复门衰祚薄,亲者丁稀,我心非铁石,能无眷然乎?但职责所在,为国当不能顾家也。老亲之慰奉,儿女之教养,家务一切之措施,劳卿担负全责,庶免旅人之分心也……”
这是纪念馆里四行仓库的模型。1937年10月27日早晨6时,日军从四面包围了四行仓库。由于四行仓库的东面和南面都是租界,100米外还有两个巨大的煤气罐,万一爆炸将遭到英国人的强烈反击,所以日本人不敢动用飞机轰炸,也不敢用重炮轰击,只能采用轻型炮火乱轰、机枪猛扫并四处纵火。
想不到《八佰》壮士真实结局如此悲惨,走进四行仓库探寻历史线名壮士后来的结局,电影并没有揭示,因为这个结局实在是悲惨,让人无比郁闷。这些守库壮士退入公共租界后被送至胶州路兵营(即后来所称的孤军营)拘禁。在拘禁期间,四行孤军坚贞不屈,保持了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但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在率士兵早操时被4名汪伪76号特务收买的兵痞刺死在孤军营中,牺牲时年仅37岁。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步兵少将,25万上海市民到孤军营为谢晋元将军送葬。
想不到《八佰》壮士真实结局如此悲惨,走进四行仓库探寻历史线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8号,日军从公共租界当局手中接管了孤军营。劝降不成后,日本人将孤军官兵分散至南京孝陵卫、杭州南星桥、安徽芜湖裕溪口,甚至是遥远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充当劳工。孤军官兵坚守民族气节,宁死不当汉奸,以各种形式同日本势力作斗争。但大部分人在做劳工时被折磨至死。1945年抗战胜利后,幸存的近百名孤军官兵才得以在上海重聚。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纪念馆这两面墙上刻着所有四行壮士的名字和军衔。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八百壮士”的英名将永垂青史!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