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将自己家客厅和卧室的窗户吹走,自己64岁的母亲和11岁的儿子在睡梦中被吹下楼,不幸身亡。
记者从南昌市气象服务中心官方微博获悉,3月31日,江西南昌出现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据央视新闻,
3月30日晚,南昌市受短波槽和西南气流共同影响,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雷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当晚,南昌全市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据南昌市气象台监测,3月30日晚,全市103个测风站中有79个站的极大风速超过7级,58个站极大风速超过8级,37个站极大风速超过9级,22个站极大风速超过10级,7个站极大风速超过11级。有一站监测到超过12级的大风。
当地气象部门对此次极端天气进行了预警,3月30日晚8时18分,南昌市发布雷电黄色预警,提醒防范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当晚10时26分又更新了雷电黄色预警;晚上11时11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3月31日凌晨1时45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凌晨3时更新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但恶劣天气出现在凌晨,此时大部分人都在睡眠中。
“10级以上的雷暴大风都是出现在31日凌晨3时至4时,瞬时风力很强。”南昌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孟明华告诉记者。
据媒体报道,3月31日凌晨两三点,在南昌市南昌县八月湖路一小区,60多岁的奶奶和11岁的孙子一起在房间睡觉,
气象科普博主“中国天气爱好者”分析称,强对流带来的风往往非常突然,气压变化迅速,落地窗、玻璃幕墙很可能因为突然的气压差变化导致爆裂。
被大风吹落坠楼的事发地在南昌县,孟明华告诉记者,这次强对流天气的最强风超过12级,也出现在南昌县,在塘南红星站。3月31日凌晨4时,塘南红星站记录到最大风速达35.3米/秒。这是南昌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出现的第二大风速。
根据气象标准,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为32.7米/秒至41.4米/秒,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13级。
如此强的风应该属于“下击暴流”,事发楼层属于高层,风力可能变得更强,再加上高楼与高楼之间的“狭管效应”
孟明华证实了“下击暴流”的说法,他介绍,31日凌晨3时至4时,南昌受到飑线(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自西向东快速移动的影响,这个过程中局地可能会伴有下击暴流。
下击暴流是一种强对流天气现象,它能在瞬间产生强烈的下沉气流。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发展成熟的强雷暴云团内,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和小概率的特点。下击暴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的大风,风速会随着接近地面而增大,地面最大风力可达十五级。
孟明华表示,此次南昌的极端大风造成风毁严重,很有可能是“狭管效应”使得风速在原来基础上变得更大。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副所长汤杰曾研究过台风在高楼间的“狭管效应”,此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是在背风面,高楼对风是有一定阻挡作用的,如果有一阵风穿过两栋楼之间,建筑反而会对风有加速作用,这就是“狭管效应”,就像峡谷里的风总比平原上的风猛烈一样,城市高楼间的狭窄地带风力也特别强。
“当时实际的风速可能比气象观测到的还要大。”孟明华说。由于气象站一般安置在空旷的位置,事发地并没有气象站可以测得当时的风速。他告诉记者,风力强到把人从屋内连窗户带床垫卷下楼,是出乎预料的。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