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准确理解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时间:2025-03-03 19:5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3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作出深刻阐述和专门部署。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四次全会连续强调并阐明这一重要论断。请问,如何理解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既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话语,也是新征程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指明了前进方向、规范了方法路径。2018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靠前监督、主动监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政治监督的要求,同时也明确指出为什么要强化政治监督,即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加强和落实党内监督以集中解决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抓好工作落实。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申,围绕“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以此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中央纪委全会讲话中反复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性及其任务部署。2023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阐释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基本内涵。2024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坚决清除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从严从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2025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并具体阐述了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三项实践要求。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首次提出强化政治监督到中央纪委全会讲话明确要求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表明我们党对政治监督的认识随着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推进。针对政治监督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实践困境,特别是对政治监督主体认识模糊、政治监督虚化泛化、政治监督方式短期化等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和问题导向,构建以政治监督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体现了政治监督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发展历程。政治监督既不是抽象空洞的政治概念,也不是仅停留在文件中的政治词汇,而是要在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因此,这就需要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政治监督具体化,就是要锚定监督任务,找准监督的切入点、着力点,明确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标准等具体问题,解决有的放矢问题。在政治监督认识问题上,有的认为“政治监督主体是纪委监委,与自己无关”;有的认为“政治监督是大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有的认为“政治监督是抽象概念,摸不着看不到”;等等。针对这些不正确认识,政治监督具体化明确要求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同部门、行业、领域、实际紧密结合,从每项具体工作、具体事务、具体事情中,看党中央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看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贯彻执行得如何;看属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本岗位的职责是否担当起来。政治监督精准化,就是要明确监督重点,盯住重点人重点事,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要工作、重要环节,要及时准确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不顾大局、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等突出问题,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有的认为政治监督要求和任务“说起来高大上,干起来茫茫然”“听起来热血澎湃,干起来无从下手”。政治监督精准化就是集中解决政治监督中存在的模糊化宽泛化分散化等突出问题,导致党中央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在贯彻落实中出现“层层递减”或“层层加码”等极端倾向,出现政治监督贯彻执行中的落差偏差温差时差等突出问题。政治监督精准化的要求就是聚焦政治原则、政治生态、政治担当,努力在准、实、深方面下功夫,切实做到定事、定性、定量、定责精准。政治监督常态化,就是要把政治监督贯穿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融入重大发展战略、重要政策举措、重点项目任务的制定和落实中,推动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以有力有效的日常监督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确保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有的把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割裂开来,错误地认为政治监督是“一阵风”“运动式”“雨过地皮湿”的短期化监督,以完成短期任务的心态和方式来贯彻执行政治监督。政治监督常态化强调监督的基础性、常态化、长期性,要求把政治监督作为经常性、正常化的工作有机融入日常监督、专项监督以及其他监督中,从“人人”“事事”“时时”“环环”等方面入手推进常态监督,以常态求长效、以长效促长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推动全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通过提升政治监督质效,推动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完整准确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汇聚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强大合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思想上要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和部署要求,确保思想统一、方向一致。推进政治监督,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科学指引,聚焦坚定政治方向、坚守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净化政治生态,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持把党中央关于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与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实际相结合,立足岗位职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政治上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决不允许搞“七个有之”,确保言行一致、令行禁止。推进政治监督,必须紧紧扭住做到“两个维护”这一“牛鼻子”,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强化政治监督,着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政治纪律为统领,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坚决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闻令而动、令出纪随。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行动上要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合力推动改革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进政治监督,关键在落实、关键靠行动。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以政治监督推动全党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的实际,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推动各级党组织凝心聚力、上下协同抓好落实。全党上下要肩负起政治监督责任,齐心合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落地见效,以政治监督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