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困境迭加流动性压力,让不少GP开始重新审视S基金的价值,越来越多GP开始主动探索,市场关注者数量攀升。
2024年12月12日,据企查查资料显示:深圳市达晨创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工商变更,上海歌斐钥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芜湖歌斐景泽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退出,新增苏州上实盛世园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博瑔昕瑞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即 博瑔资本与上实盛世共同购买了歌斐资产所持有的达晨财智的S份额。
12月27日,中国人寿宣布: 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产公司成功发起设立“中国人寿-北京科创股权投资计划”,规模50亿元,以S份额方式投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北京科创基金”)。
中国人寿表示: 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是保险资金发挥耐心资本特点、壮大创投产业发展的重要探索,也是保险资金支持区域战略实施、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的切实举措,更是中国人寿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示范。
根据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近日安徽省首支S基金——合肥市共创接力基金接连与科勒资本、上实盛世达成合作,顺利完成了两笔投资业务落地。 这也标志着合肥市共创接力基金全面开启受让基金份额、合作设立二级S交易基金、直接投资等多种运营模式,跑出运作“加速度”。
据了解,合肥市共创接力基金是在合肥市国资委的统筹协调下,由合肥兴泰资本联合合肥百大、合肥城建、安徽公共交易集团、合肥客运、合肥轨道、合肥供水、合肥工业科技、合肥引江济淮投资公司等国资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基金规模28亿元,自2024年9月底完成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以来,基金管理人兴泰资本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业务合作对接,目前已累计投资金额超1.28亿元。
开年伊始,多笔S交易落地的消息, 为整个一级市场注入活力,S市场上演份额“争夺战”,释放积极信号。
近两年,募资困境与流动性压力的双重夹击,迫使 GP 重新审视自身策略,将“退出”置于首要位置。在退出路径的选择上,除了传统的 IPO 之外,S 基金与并购等多元化手段愈发受到行业青睐与关注。
据FOFWEEKLY统计,2023年至2024年Q3期间,共备案S基17支,备案规模达139.60亿,涉及关联投资机构14家、关联基金管理人15家。在2023年至2024年9月这段时间里,全国共有12个省及直辖市设立了S基金,其中江苏以3支S基金的设立数量位居榜首。
日前,“国办二十五条”政策出台,明确提出拓宽基金的退出渠道。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标准统一。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并购基金等。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股权投资的能力,拓宽政府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从市场反馈来看,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将目光投向 IPO 之外的退出市场。仅在本周,就有至少3家机构向我们咨询S买方的相关情况。
上周,FOFWEEKLY《2024中国S市场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引发市场上广泛关注,据我们观察,向我们咨询报告的机构中,其中有80%以上都是金融机构。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底层资产清晰、可折价购入的 S 基金份额,正受到险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追捧。”
报告显示:从不同单笔交易规模来看,3000万-1亿的规模是成交可能性最大的区间,小于3000万级别的交易相对较少。
根据S买方机构的资金来源分布,国资在各个管理规模、不同管理人背景中的S买方中都有分布,且普遍占比高,与整个一级股权市场资金端结构特征一致;高净值/家办、上市公司/CVC类纯财务配置者则偏好小规模且非国资类管理人,主要与基金专注度相关;几类金融机构中,险资的配置相对较高,更偏好大规模机构和小规模专业管理团队。
一个直观的感受是,2024年S基金市场整体热度显着上升,卖方诉求和标的数量均有所增长,但整体交易转化率仍相对较低。
2、交易端转化率低普遍来自于资金属性、资产覆盖和熟悉程度,买方灵活权衡收益目标并建立合作机制,更有望突破内外部障碍。
毕竟过去几年,许多GP对S基金的打折交易持坚决反对态度,但如今形势已有所转变,越来越多的GP开始通过S基金实现退出,对打折出售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
过去,大家纠结于是否要出售,如今则更多地关注以多少折扣出售。在退出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S基金也逐渐来到C位,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未来,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随着交易生态与市场的日益完善,S 交易有望从“应急工具”到成为退出策略中重要一环的转变。
未来,退出模式的多元化与S 基金交易的常态化,将为GP和LP呈现更多选择,而能否合理地运用S基金工具,也将成为衡量GP能力的重要标尺。
从抗拒到拥抱,从“不能碰”到“主动用”,S市场的崛起,不仅象征着GP从固守到创新的转变,也预示着行业将迈向更加成熟与多元化的崭新阶段。
虽然市场依旧寒冷,但它也促使众多 GP 更多的学会调整和变化:在坚持长期主义的同时,找到短期生存的智慧。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