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防御政策仍然由北约制定,但北约从军事实力上看,与其说是一个欧洲组织,不如说是一个美国组织。1991年,东欧国家发现,俄罗斯软弱无能,而欧洲则日渐强大,但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从波兰到罗马尼亚,北约和欧盟的表现一再令人失望,更何况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能确定。这种局势也为俄罗斯人寻求战略利益打开了方便之门。
俄罗斯人始终将喀尔巴阡山和多瑙河流经的匈牙利大平原视作理想的缓冲区,但并不需要占领这个区域。事实上,俄罗斯人已经有过教训,占领这些地区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付出高昂的代价。在此之前,正是此举掏空了苏联和俄罗斯帝国。对于这个问题,普京尝试截然不同的办法,即为了维护至关重要的战略利益,俄罗斯必须拥有足够的控制力,但在具体操作时,要尽可能采取温和的手段,除非迫不得已。
俄罗斯只在冷战时期占领过喀尔巴阡山附近的国家,但显然这并非历史常态。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俄国和德国一直试图对北部地区施加影响,并就此展开激烈的角逐。受此影响,各国的边界也沿着平原地区来回变动,尤其是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经常消失于大国的版图之中。
德国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而平原以西是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法国。两者结合起来,其经济实力在全球位居第三,超过了日本,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如果再加上波兰、俄罗斯以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波罗的海三国这些小国,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就会超过中国。作为整体,北欧平原是全球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鉴于该地区极其重要,此处任何政治分裂都意义重大、错综复杂。德法两国一度密不可分,但现在开始互相疏远。德国和波兰虽然关系密切,但两国都有着可怕的回忆,而波兰或者波罗的海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也如出一辙。在“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的31年间,该地区的人们曾经饱受苦难。因此,在对冲突爆发点进行考虑时,我们不应当忘记,这个地区始终一触即发。
德国再次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强国,但从未试图成为哪怕最低限度的军事强国。然而,随着局势发生变化,这似乎变得微不足道。因为德国正在决定着欧盟未来的走向,同时也正是德国施压导致欧盟采取经济紧缩政策。不可否认,在就削减债务的条款进行谈判时,德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欧元的价值由中央银行掌控,因此德国对欧盟拥有最大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