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仅仅止于智者
时间:2022-08-04 08:3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31

  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来源于《荀子》,原话是“流言止于智者”,流言,就是没有根据的话,与谣言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但是,谣言的范畴应该是大于流言,流言是没有根据的话,那就是假话,谣言也是,但谣言不只是没有根据,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恶意编造,为某种目的,编造有损集体或个人声誉的假话,或者是编造对方本不具有的优点或善良以恶心自己所在的集体。尤其是在现今社会,恶意编造的谣言比无心之失形成的谣言多很多。

  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颇有道理,智者的智慧足以辨别什么是真话什么是谣言,谣言到了智者这里被一眼识破,就像孙悟空识破白骨精,谣言就不会再传播了。但是,扎心的问题来了,这个世间有多少智者呢?你要说人人都是,那瞬间就露傻了,你要说大多数是,那还是露傻。实际上智者是很小的一部分人,倘若以一人一票的方式来判定一种说法是不是谣言,那智者一定会输得很惨。

  谣言,还有一个学术表述,叫做“虚假叙事”。这听上去很文雅,比谣言好听,尤其让造谣的人听起来感觉会舒服很多。

  美国《科学》杂志曾发表过这样一个研究成果,虚假故事的转发率是线倍。对于这种现象,经济学家卢周来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

  这里面反映了两个深层逻辑:首先是人类一个普遍性心理——对于刺激、有震撼力的故事,人们更“趋之若鹜”,更津津乐道,也更急于进行“二次传播”。再就是,出于对体制或权威的本能警惕甚至是抗拒,人们对口口相传的“故事”的信任程度,从来都超过对传统媒体的信任程度。尤其是当下,人们对自媒体所传播叙事的信任程度,以及对传统资讯的不信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两个深层次逻辑,是导致虚假叙事日益主导社会认知的原因。在此背景下,即使传统媒体或政府出面,对虚假叙事进行“辟谣”与修正,提供真实故事原型,其传播力也远比不上虚假叙事。

  卢周来的这段分析很科学,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远的不说,仅拿上海抗疫期间的谣言现象来说,就充分证明了卢周来这种论断的正确性。

  不过,对于谣言的传播,我以为,除了卢周来的两个深层次逻辑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一部分与恶意编造谣言者同类但修养稍高于恶意编造者,他们不参与编造谣言但乐意相信并传播。因为他们喜欢看到并相信此类谣言。这有时会拉低他们的智商,比如抗疫期间复旦教授被打的谣言,有关方面及本人都辟谣说没有的事,但他们就是坚信不疑,因为他们与谣言编造者“心同”,都同样渴望着人家被打。

  话还是回到谣言止于智者,这话说得没错,但智者太少,尽管读了几本书的人也都自认为是智者,但一遇见“正合我意”的谣言,智商马上就沉底了,这类人不能算智者。所以说,智者是少数,谣言止于智者是仅仅止于智者,不能阻止谣言的大范围传播,因此,及时辟谣还是必要的,辟谣起码能使善良者及时警醒。当然,这对于装睡的人不起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