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第八届江西艺术节·江西民间文化艺术节暨2022江西非遗进景区启动仪式在婺源举办。婺源县江湾景区梨子巷非遗一条街、非遗展示馆、篁岭景区非遗夜游等项目给来自全省各地文旅部门的管理者带来难忘的体验感。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时,既有利于当地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我省各大景区增添了新鲜活力,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婺源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9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2项,拥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441名,其中国家级8人。作为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婺源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婺源雕刻之乡)、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步入该县江湾景区,牌楼的右边是古戏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剧经典剧目正在上演,游客们正津津有味地观看。
在非遗手工制作室,游客们饶有兴趣地欣赏砚雕大师现场制作歙砚,时不时拿起刻刀,体验在石头上刻字。
在篁岭景区,一场激情四射的傩舞表演引得游客纷纷拍照,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感受了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太过瘾了。”一名来自安徽东至县的游客说,想不到景区安排了非遗项目展演,真是大饱眼福
非遗进景区,让文化与山水激情碰撞。记者在现场看到,婺源绿茶、铅山连四纸、横峰葛粉等30余项特色非遗项目集中进行了展演、展销。一名来自吉安的游客告诉记者,这么多非遗项目同时亮相见,简直是一场“非遗盛宴”,令人大开眼界。
婺源县文旅集团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在非遗资源挖掘、保护和培育力度的基础上,按照“文旅融合、非遗先行”思路,推动婺源茶艺、歙砚制作、徽剧表演等一批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和旅游融合发展,实现全县4A级以上景区均有非遗项目、传承人常驻展示。
在我省各大重点景区,景点的风貌改造、旅游服务设施、游客接待中心宣传册、景物景观中充分融入了非遗元素,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内容的普及和非遗项目的入驻。
每逢节日期间,鹰潭龙虎山景区都会开展具有非遗特色的文化活动。悬棺表演为观众展示了古越人的墓葬习俗、拥有700多年历史的畲族马灯舞表演风格独特……游客既可以赏绝美丹山碧水,又能近距离接触非遗特色文化。
“不虚此行,让我们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其魅力。”一位来自湖北的游客有感而发。
行走在婺源李坑、汪口等景区景点,游客不经意间就能与非遗进行一次次亲密接触。徽剧、傩舞、灯彩、茶道、“三雕”……总是节庆活动上的“座上宾”。
“我学到这项技艺,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传承下去,让游客感受中国雕刻文化的博大精深。”婺源三雕国家级传承人俞友鸿说,政府部门和景区都非常支持非遗传承,自从走进景区后,游客明显增多。
“婺源的美不仅在于优越的生态环境,更在于深厚的文化积淀。”婺源县文旅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景区与非遗文化融合后,吸睛指数越来越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非遗项目入驻景区,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也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和文化感召力,为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非遗传承广受关注。一些旅游景区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规划开发之初就将非遗元素融入其中,一方面推动非遗与文旅相融合,让非遗焕发更加长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培育经济新动能,推动消费升级。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设立制瓷作坊,进行现场制瓷,展示悠久的手工制瓷工艺,游客可亲身体验;龙南市客家酒堡设立酿酒作坊,向游客展示客家米酒的制作过程,让游客体验酿酒的乐趣。
在现场体验方面,各地将传统技艺和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生产、表演、销售搬进景区,让游客参与其中。
“好看好吃还好玩。”去年国庆节期间,在布置一新的南昌市新建区美食街,不少小朋友拿着刚用糖吹出来的造型高兴地说。展示现场,石埠挂面制作技艺、石埠米粉制作技艺、大塘清明酒酿造技艺、溪霞吹糖人、大塘东坡肉烹调技艺、松湖米粉肉制作技艺……一个个非遗项目,让市民不仅品尝了美食,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各大景点,非遗旅游商品受到游客的喜爱。余江雕刻、景德镇手工制瓷、南城麻姑酒、德兴手工铜艺等非遗旅游商品,已成为当地旅游业最具代表性的伴手礼。
“非遗文化不只出现在古书里、摆设在橱窗中、保存在博物馆,要让它们走入大众视野。”省文旅厅有关负责人说,今后,我省将持续做好非遗进景区活动常态化,加强非遗项目和旅游市场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婺源非遗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让非遗文化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本报记者 徐黎明)
四川省华蓥市禄市镇姚家塝村在灼灼其华的紫薇花和翻着金浪的水稻点缀下,恰似一幅恢宏绚丽的锦绣画卷。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珍珠列岛碧波涟漪,远山、翠岛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美不胜收。
2022年8月3日,由中铁十一局施工的湖北省襄阳市环线提速改造工程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T3主墩顺利实现转体。
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蜜蜂养殖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蜂农的发展模式,形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2022年7月29日,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闫乡东吕店村农民为铁棍山药进行管护作业。盛夏时节,豫西大地黄河南岸广袤的田野里,红薯、铁棍山药、葡中药材等农作物长势喜人,农民们正抢抓农时进行管护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2022年7月28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钦工镇条沿村1500亩梨园内,脆甜可口的翠冠梨挂满枝头,农户们忙着采摘、装箱、运输,呈现一片繁忙的丰收美景。今年夏天持续高温,市场行情看好,预计全村梨子总销售超千万元,人均增收超2000元。
2022年7月26日,辽宁省沈阳市30余位小学生在辽宁猎鹰国防教育基地参加暑期国防教育夏令营活动。八一建军节前夕,学生们通过军事拓展项目训练,培养自主独立的生活习惯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同时增强了学生们的国防意识。
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景区天子山索道工作人员对索道运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该景区在做好疫情防控、预约游览等服务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加大对景区内高空客运索道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保障高温天气下旅游接待安全。
2022年7月24日,河北省遵化市团瓢庄乡山里各庄村在废弃尾矿上修建的景区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2022年7月22日,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印象·袁家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跑驴(丁嘴跑驴)非遗传承人在为游人表演
2022年7月2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龙胜村小山漾淡水珍珠养殖基地,养殖户在采收珍珠蚌。
2022年7月18日,有着“天鹅之城”美誉之称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湖面上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白云城市相连接,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2022年7月17日在江苏启东中远海运海工码头拍摄的世界首艘3000吨级自升式风电安装船。
国家重点工程常益长高铁铺轨成功通过由中铁五局承建的常益长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资水特大桥,为常益长高铁建设早日通车运营奠定坚实基础。常益长高铁资水特大桥全长9267.57米,是常益长高铁全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2022年7月18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沟,无人机航拍晨雾环绕中的森林“地球仓”。这是去年9月,刚刚建成的地标性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旅居服务品质。
2022年7月17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村,游客骑行在生态如画的景色中。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以及学生暑假的到来,九寨沟的旅游逐渐热了起来。
2022年7月15日,福建省德化县公安局交通民警联合乡镇派出所开展夜查酒醉驾专项整治行动。当晚,民警深入******场所周边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全力遏制酒醉驾违法多发势头,切实防范夏季交通安全风险。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分公司设立了专用绿色通道,派出专人专车,确保高考录取通知书准确、安全、及时送到被录取的考生手中。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空中草原茂盛的青草犹如绿色的地毯,万紫千红的花海随风摇曳。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