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凌晨4時左右,因短時強降雨,位於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樂躍鎮群英村的青碉樓、張家坪子溝、老鷹岩溝和王家坡分別發生規模不一的泥石流災害,導致36戶172人受災,經濟損失60余萬元。因預警及時和提前組織人員撤離,未造成人員傷亡。
此次災情中,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利用自主研發的“山地災害風險模擬與險情預報系統”,與省修復防治院構建的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短臨預警互補聯動,於23日1:50在四川省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台、涼山州地質災害工作專班提前2小時發布預警信息,為地方政府組織人員疏散撤離贏得了寶貴時間,實現了精細化預報預警和人員“0”傷亡。
“我們在凌晨得到預警后,第一時間將其發布給監測人員,再由監測人員逐戶通知村民,到避險場所。”群英村包村組組長車正良說,“這次預警及時提醒,未造成人員傷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車正良介紹,其負責點位當晚疏散了70余名村民。
“山地災害風險模擬與險情預報系統”是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在中國科學院“美麗中國”先導科技專項項目、四川省重點研發專項等的支持下,聯合中科院大氣物理所、成都超算中心等多家單位,結合四川省氣象局降水預報數據和四川省自然資源廳自動化雨量監測數據,自主研發的山洪泥石流災害精細化預警預報系統。通過與四川省涼山州自然資源局等政府部門合作,在涼山州業務化運行過程中,今年已成功預警了包括涼山州西昌市樟木箐鎮、琅環鎮等地的多起山洪泥石流災害。(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羅石芊)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