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的苹果透心甜,嘎嘣脆,味道独特,酸甜别致,现场出货价就能卖到8元一斤,让我们的农户获得了很好的收益。”毕节市威宁县苹果种植大户杨华告诉记者,威宁苹果非常畅销,去年11月底,他们的苹果就卖断货了,他一共有5000多亩苹果产业园,一亩地平均产量有1000多斤。
广州市番禺区驻威宁县东西部帮扶干部丁力告诉记者,这两年,广州帮扶干部一直致力于为威宁苹果打造公共品牌,同时帮助培育先进技术和龙头企业。在广州,他们不断为威宁苹果拓宽销售渠道和销售主体,为其打开市场,提高其品牌效益,威宁苹果不仅在广州地铁上打广告,在很多大型超市也都可以买到。而近两年按照广东、贵州两省协议,双方共推农业产业园,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改善、品牌推广等方面来,“如今物流更加便捷,不仅是威宁苹果,其他威宁农产品送到广州基本可以实现夕发朝至。”
谈到威宁苹果为何好吃,杨华告诉记者:“最主要是生态环境很好,我们的土壤没有受到破坏,水源没受到污染,我们没有为了提高产量去使用除草剂和化肥,而是尽量使用农家肥,让土壤始终保持比较健康。另外我们还请了国家苹果产业体系的相关专家和贵州大学的专家来对我们的苹果园进行指导,种植专家推荐的新品种,所以我们的苹果质量一直非常好。”
1993年7月,从省城贵阳农校园艺专业毕业后的他毅然返乡,一脚踏进了乡镇的农技推广站。从此,杨华与儿时心念神往的苹果结缘,这个缘,一接就是28个春秋。28年间,杨华围绕全县的苹果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在苹果新品种引进与筛选、品种选育、优良砧木筛选、简化修剪、配方施肥、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攻关与研究。先后配合贵州省农委、毕节市经作站、贵州大学和贵州省农科院果树所开展了10余项科研示范项目。本人还主持了贵州省科技星火计划威宁苹果优质高效栽培与基地建设项目,在贵州山区首家创立了“生态友好型苹果产业发展模式”。
1993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杨华被派往黑石果园场从事技术工作,一头就扎进了黑石果园场的建设工程中。黑石果场地处偏僻的黑石镇开厂村,距离黑石镇政府9公里,不仅位置偏僻,而且果园地势起伏,坡度大,结构复杂,在坡坎山堡上,走路都十分艰难。杨华不怕这样的环境,他铆定自己的工作职责,就像头牛似的一头扎在山坡上。坡改梯、放线、打点、挖坑、挑水、施肥、种树等等一应工作,别人能干,他更能干。他是这片土地的后生,对土地的感情和家乡境况,外出读了书的他似乎比别人更有一番深切体会。路途虽远,行则将至。当年,1000余亩荒山荒坡变成了标准的苹果园。
据了解,黑石示范场果园由多个零星的点组成。居乐河果园距离场部有5公里,为了把技术落实到果园的每棵树,杨华每天起早贪黑,走遍果场的每一个角角落落,边干、边印证、边推广,向农民群众讲解技术措施要领,手把手传授一整套系统的苹果管护经验,为日后“冰心苹果”的培育奠定了基础。在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中,杨华没有淡忘规范化推广,他总结编写了“农民致富100问丛书”的《苹果栽培100问》《威宁苹果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等书籍资料,发表科技、科普论文30余篇。作为贵州省果树蔬菜专家咨询组成员,他还参与实施“苹果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机制研究”“苹果‘三优’技术的引进与示范”“威宁优良苹果砧木资源的鉴评与选育”“威宁冰心苹果优质高效栽培示范与基地建设”等40多个项目,推广新技术10余项,培训果农、科技二传手12万余人次,其中600余人成长为优秀苹果生产技术人才。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