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宜秀区:把“负债村”打造成远近闻名“明星村”
时间:2022-09-20 08:0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64

  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是一代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家乡,这里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是全国文明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国文,1998年退伍后一直扎根在乡村建设的一线。作为村里的领头人,他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将昔日的“负债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21年,张国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1975年出生的张国文是一名退役军人,1998年退伍后一直在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村委会工作。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2户212人,于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

  今年57岁的汪志权曾是罗岭镇黄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2年他因糖尿病被迫高位截肢,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精神也萎靡不振。张国文了解情况后,每天都会抽时间到汪志权家中,和他聊聊天,说说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渐渐地,汪志权的心结打开了。

  2016年,得知振作起来的汪志权萌生重新创业的想法后,张国文鼓励他发展养鸡产业,并跑前跑后帮助其解决场地、资金、技术难题,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汪志权一家人均收入过万元,顺利实现脱贫。

  如今,汪志权不仅自身稳定脱贫致富,还帮助本村10多户脱贫户走上了土鸡养殖的致富之路。2020年,他被评为宜秀区“勤劳脱贫致富标兵”。

  “在扶贫的这些年里,张国文走遍了黄梅村的家家户户,了解村情民意,持续走访帮扶,在他的带领下,黄梅村实现了全村贫困户脱贫、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2068元增加到2020年的近2万元。

  黄梅村属丘陵山村,全村坡地较多,机械化耕种难以推广,传统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且负债累累,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张国文深知必须寻找出路,壮大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通过多方考察,张国文提出以土地流转促发展的思路。将3700多亩集体土地“拼散为整”,将其中2900亩地块承包出去,引入了采摘类现代农业企业3个、家庭农场4个,成立合作社2个,目前这些项目年产值已达2000万元,解决800人就业。

  余下的800多亩田块小、坡地多,不利于机械化耕种的荒地,自己撸起袖子干。结合土地现状,张国文及村“两委”决定培育菊花基地,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发展自身品牌,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

  去年,黄梅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已从2017年的30万元增加到了157.9万元,5年翻了5倍,解决农民家门口就业400余人。

  2020年12月底,黄梅村严舟组被选定为宜秀区乡村振兴示范点。“打响乡村示范点建设的第一仗,必须要精准发力!”张国文说,黄梅村最独特的人文资源就是黄梅戏,这里是一代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家乡,每年都有很多戏迷慕名前来,要打好黄梅戏牌,助力乡村振兴。

  在他的带领下,黄梅村以“黄梅戏·菊”为主题,充分挖掘黄梅戏文化元素,整合政策、资金、项目集中向特制村建设倾斜,种植适合黄梅村气候土壤条件的菊花新品种。

  目前,黄梅村以“黄梅戏·菊”为主题,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貌一村一魂”标准,充分挖掘黄梅戏文化元素,已投资5000万元进行环境提升改造,配套旅游设施,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打造“一个人物”(严凤英)、“两种文化”(戏曲、农耕)、“三味体验”(吃、宿、娱)的“戏曲小镇。

  如今的黄梅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是一代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家乡,这里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是全国文明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国文,1998年退伍后一直扎根在乡村建设的一线。作为村里的领头人,他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将昔日的“负债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21年,张国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1975年出生的张国文是一名退役军人,1998年退伍后一直在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村委会工作。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2户212人,于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

  今年57岁的汪志权曾是罗岭镇黄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2年他因糖尿病被迫高位截肢,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精神也萎靡不振。张国文了解情况后,每天都会抽时间到汪志权家中,和他聊聊天,说说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渐渐地,汪志权的心结打开了。

  2016年,得知振作起来的汪志权萌生重新创业的想法后,张国文鼓励他发展养鸡产业,并跑前跑后帮助其解决场地、资金、技术难题,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汪志权一家人均收入过万元,顺利实现脱贫。

  如今,汪志权不仅自身稳定脱贫致富,还帮助本村10多户脱贫户走上了土鸡养殖的致富之路。2020年,他被评为宜秀区“勤劳脱贫致富标兵”。

  “在扶贫的这些年里,张国文走遍了黄梅村的家家户户,了解村情民意,持续走访帮扶,在他的带领下,黄梅村实现了全村贫困户脱贫、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2068元增加到2020年的近2万元。

  黄梅村属丘陵山村,全村坡地较多,机械化耕种难以推广,传统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且负债累累,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张国文深知必须寻找出路,壮大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通过多方考察,张国文提出以土地流转促发展的思路。将3700多亩集体土地“拼散为整”,将其中2900亩地块承包出去,引入了采摘类现代农业企业3个、家庭农场4个,成立合作社2个,目前这些项目年产值已达2000万元,解决800人就业。

  余下的800多亩田块小、坡地多,不利于机械化耕种的荒地,自己撸起袖子干。结合土地现状,张国文及村“两委”决定培育菊花基地,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发展自身品牌,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

  去年,黄梅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已从2017年的30万元增加到了157.9万元,5年翻了5倍,解决农民家门口就业400余人。

  2020年12月底,黄梅村严舟组被选定为宜秀区乡村振兴示范点。“打响乡村示范点建设的第一仗,必须要精准发力!”张国文说,黄梅村最独特的人文资源就是黄梅戏,这里是一代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家乡,每年都有很多戏迷慕名前来,要打好黄梅戏牌,助力乡村振兴。

  在他的带领下,黄梅村以“黄梅戏·菊”为主题,充分挖掘黄梅戏文化元素,整合政策、资金、项目集中向特制村建设倾斜,种植适合黄梅村气候土壤条件的菊花新品种。

  目前,黄梅村以“黄梅戏·菊”为主题,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貌一村一魂”标准,充分挖掘黄梅戏文化元素,已投资5000万元进行环境提升改造,配套旅游设施,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打造“一个人物”(严凤英)、“两种文化”(戏曲、农耕)、“三味体验”(吃、宿、娱)的“戏曲小镇。

  如今的黄梅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是一代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家乡,这里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是全国文明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国文,1998年退伍后一直扎根在乡村建设的一线。作为村里的领头人,他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将昔日的“负债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21年,张国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