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有组织犯罪法再次解读
时间:2022-09-29 07:5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11

  《反有组织犯罪法》是为了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该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反有组织犯罪法》共九章七十七条,包括总则、预防和治理、案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等内容,系统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践经验,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

  明确了有组织犯罪、恶势力组织的概念,对恶势力组织可以适用法律规定的惩治和防范措施,并明确了利用网络实施有组织犯罪、“软暴力”行为的定性。

  将查办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明确为反有组织犯罪的工作重点,明确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具体类型,明确对于这些行为,应当全面调查,依法作出处理;明确底线禁区。

  为防止黑恶势力向基层组织渗透,根据党中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防范和惩治“村霸”的有关文件精神,总结实践经验,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十二条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换届选举中的联审机制作了规定。

  未成年人容易被黑恶势力裹挟、教唆、利用、侵害,为防止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防范有组织犯罪侵害校园工作机制,并依法对涉未成年人的有组织犯罪从重处罚。

  涉案财产处置是扫黑除恶案件办理中的关键环节,为实现“打财断血”,作出新规定:规定了全面调查的财产调查制度;明确有证据证明财产高度可能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违法所得,并且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没收。

  强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规定了公、检、法对控告人、举报人、证人等应依法采取的六大保护措施。新年的喜庆与热闹还萦绕于心,但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全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义务。国家依法对协助、配合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单位和个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