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工位心已离职:“安静辞职”在海外爆火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时间:2022-10-05 16:5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87

  “安静辞职”在海外版抖音大火,这一现象是指,人在工位,心已辞职的工作状态。

  并且很多人认为这和公司的工资无关。他们只是更想把时间集中在工作以外的事情上。

  但其实,安静辞职是一个虚假的趋势,不过是在一波又一波新冠疫情影响下,Z世代对工作态度的一个转变。

  在新冠疫情刚开始席卷全球时,美国迎来了“大辞职”潮,主要是酒店,旅游业遭到了重创。

  其后,我们又开始躺平,当新冠迭进化到了奥密克戎时,我们又发明了“安静辞职”。

  就像是前阵子00后整顿职场一样,很多00后都已经败在了今年的“金三银四“和秋招里了,更别提整顿职场了。

  根据调查机构Axios 的报告显示,安静辞职这个概念虽然火爆全网,职场人们也非常向往这种工作方式。

  有些人觉得安静辞职就是完成本职工作;有些人觉得就是五点钟下班;有些人觉得就是能够平衡生活和工作。

  如果有一位朝九晚五,避免加班的职场人,你会觉得他是那个“只做最低限度工作的人”吗?还是他们非常有效率,能够很好的管理时间完成本职工作?

  民意调查组织盖洛普 (Gallup) 近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跟踪员工在公司的工作状态。

  在此期间,符合安静辞职的员工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在 13% 到 20% 之间。

  从公司角度出发,他们其实非常需要“安静辞职“的员工,他们满足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也不会为了奖金或者升职而纠缠管理层。

  如果每个职场人都在争先恐后地尽快向上发展或者跳槽,那么谁是团队集体知识的保管人? 谁来传递团队文化?

  或许现在内卷浪潮过后的Z时代,只是发现了他们长辈最终学的的东西:“工作终归只是工作”。

  根据耶鲁大学的研究,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员工觉得自己的有很高的工作责任感,同时也有很高的疲惫感。

  况且很多职场人在生活中并不能百分之百的疯狂投入工作,疯狂内卷。这样伴随而来的只有极高的健康风险和职业倦怠。

  例如税务会计师在年底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做年终报表),而到了年中(7、8月份)则比较悠闲,我们不能因此就指责他无事可做,安静辞职。

  在我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我也常常因为有时无事可做而感到焦虑,害怕有人发现我很闲被炒鱿鱼了怎么办?

  但是现在我却很游刃有余的享受着休整期,因为我知道这种工作状态不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这就导致了很多职场人为了满足这个期望,而开始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开始加班,拼业绩,拼表现,这造就了内卷的开始。

  真正有问题的是,我们不应该让公司认为:员工应该能够超越自己的本职工作,去为公司创造额外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安静辞职不过是希望员工能够低工资,高产出超预期工作,的无声反抗罢了。

  在很多发达国家,职场人们通常会采取更加引入注目的方式,来表达对公司的不满。

  据康奈尔大学统计,2021年美国大约有265次大罢工,到了2022年增长至273次。

  常常有工人投诉自己需要24小时轮班,但只获得了13小时的工资。长期的人手短缺造成工人过度劳累;

  并且必须待命数天或数周,在接到电话通知后立即上班。这些都是管理失误的后果,工人们正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或许老板们应该少一些担心这些安静辞职者,多担心一些这些站出来表达自己不满的员工。

  毋庸置疑,躺平或者安静辞职这些概念还是会继续在网上流行。即使他只是一时的“口嗨”在生活中并不是一个普遍的趋势。

  在求职时,总会问到一个问题,工作制是双休还是单休?只要不是双休的工作一律拒绝。(现行《劳动法》中没有必须实行双修日)

  只要有越来越多的“双休侠”、“00后整顿职场”、“安静辞职”,我相信终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因此而改变。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