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5月3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积极构建“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一体化维权模式,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会上,省总工会、省检察院还发布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近年来,全省工会切实加强工会维权服务机制建设,着力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受到全国总工会和省委肯定。目前,全省已建立省、市、县总工会“三级”维护职工权益法律顾问团队伍、122个法律援助机构。2023年,接受法律咨询11504人次、代理文书443件,办理劳动争议协商调解10114起、仲裁诉讼1205起,受理调解案件6.7万件,共计投入资金620余万元。
同时,省总工会实施“百千万法律帮扶”行动,组织百名仲裁员、律师、法律专家、工会工作者等,走进千家企业,服务万名职工,开展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评估,实施法律帮扶行动。2023年,对2581家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排查化解风险点821个。
为保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打击、保护、监督、服务等职能作用,依法能动全面履职,精细化、精准化做好劳动者权益保护各项工作,实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全方位司法保护。全省检察机关先后开展了“‘检察蓝’助力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护航民生民利”以及“检护民生”等专项行动,着力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
2022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105人,提起公诉134件;批捕安全生产类犯罪140人,提起公诉407件。省检察院连续6年组织开展“检察蓝”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综合运用提供法律咨询、协助收集证据、提出支持起诉意见、协调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为农民工维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办理讨薪类民事监督案件4277件,共向人民法院提出支持农民工等劳动者起诉讨薪9849件,涉及金额近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协同推进“一函两书”工作,积极构建“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一体化维权模式,推动实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法律监督多向赋能、同向发力,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及时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和《意见书》《建议书》。2023年,协商、调处劳动用工纠纷569起,发出“一函两书”25份,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784万元。
今年4月省检察院与省总工会会签了《关于建立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正式建立了沟通联络、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共同研判、办案协作、党建合作、法治宣传联动等八项工作机制。下一步,安徽将发挥“工会+检察院”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作配合工作机制作用,努力擦亮安徽“工会+检察院”职工权益保障品牌,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吕文卫许梦宇)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