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秋糧成熟的關鍵期,持續高溫晴熱天氣造成旱情在安徽省蔓延。為切實減少干旱造成的損失,全省各地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廣大干部群眾迅速行動,備足抗旱設備,科學調度水源,加強田間管理,抗旱保苗穩糧,堅決打贏抗旱救災硬仗。
8月26日,位於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牛角大圩的省農科院濱湖水稻試驗示范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引水灌溉稻田。本報記者 程兆 攝
8月22日,在渦陽縣龍山鎮薛劉村,國網渦陽縣供電公司服務人員在幫助農民抗旱保秋糧。 本報通訊員 婁延旭 攝
8月22日,太和縣恆進種業公司的大豆新品種試驗田裡,大型自走式噴灌機正在進行灌溉作業。本報通訊員 王傳杰 攝
8月24日拍攝的明光市古沛鎮蘆咀電力排灌站,電機開足馬力抽取外水,保障農田灌溉。本報記者 范柏文 攝
8月26日,在鳳台縣楊村鎮前圩村千畝連片稻田,鎮抗旱保苗服務隊合力灌溉。鳳台縣今年水稻及其他秋季農作物種植總面積達74.42萬畝,為應對旱情,該縣組織力量分別從淮河、茨淮新河和西淝河等水源開機提水。截至目前,已蓄水2.2億立方米,開機提水1.8億立方米,投入抗旱機械設備3萬余台套,投入機動運水車輛1800多車次。
8月26日,在鳳台縣楊村鎮前圩村,秋碩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搬運發電機到田頭,保障抽水灌溉。
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牛角大圩的省農科院濱湖水稻試驗示范基地,水稻豐收在望。本報記者 程兆 攝
8月26日,位於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牛角大圩的省農科院濱湖水稻試驗示范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引水灌溉稻田。本報記者 程兆 攝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