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作为城市顶级的基础设施,之于一座城市的意义,不仅仅是方便市民出行那么简单,更是衡量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这两天,正值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2周年,深圳市发改委在官网发布了「深圳地铁第五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的公告。
虽然环评不是最终版本,还要以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为准,但 线路基本上是定了的,且官网还公布了线路图。
早在2018年,惠州官方就发布了《惠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公告。 规划出来后却迟迟未动工,2020年还有市民咨询政府邮箱,得到的官方恢复是:
惠州为了建地铁,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不仅在七普后,市区常住人口达标到300万以上,而且其他各项指标也都符合申报要求,就在以为地铁梦就要实现了的时候,官方回复:
还要求拟建地铁线路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达到单项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
按现在的条件,别说惠州了,根据2021年的数据,已开通地铁的城市中,也只有北上广深、成都、重庆、杭州、西安、长沙等9座城市,符合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条件。
山东第三城的烟台,自2009年以来就一直在谋划地铁建设,到目前为止也仍未获批。
除了一般地级市地铁审批很难通过之外,一些已开通地铁的城市在新一轮地铁线路规划上也出现缩水、建设周期放缓。
,地铁四期拟上报里程200公里,缩水近50公里。《杭州市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项目表(实施类)》
预计在2024年左右,随着5号线号线等几条大线的通车,南京地铁通车里程,有望再次反超。
常州目前的地铁审批建设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前一天最新的规划显示,常州预计还会新增轨道交通8号线号线号线西延
以前文规定的目前地铁建设硬性条件来看,常州在GDP、城区常住人口,一般预算收入三点上均远超规定条件。
常州目前客流强度仅为0.26万人次/公里,远少于0.7万人次/公里的标准。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