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丹巴地铁7号线最新路线图,必须得了解一下!
时间:2023-01-13 11:3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54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万军队作了何种抵抗,又为何最终会不堪一击?

  关东军曾多次和苏军交手,是日军中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的军队。被称为“日军之花”。

  “关东州”包括旅顺口港和大连港,曾经是中国东北的日俄租借地。其军事、经济地位十分重要。关东军因驻扎在“ 关东州”而得名。

  日本关东军巅峰时,达到了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坦克旅团,一个敢死队旅团和两个航空军,管辖范围包括驻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军,总兵力约120万人。

  早在1894年11月21日,日军占领旅顺后,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短短四天功夫,就杀死了近二万名中国人。

  1932年9月,日本宪兵抚顺分遣队制造了平顶山惨案,杀害中国的平民约3000余人。

  在日本军队的支持下,1936年10月,伪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成立了“阜新矿业所”,他们采取残酷的“人肉开采”政策,许多矿工被虐杀,最终形成占地50多万平方米、七万余人的“万人坑”……。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皇姑屯事件,谋杀了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 奉系军阀张作霖。

  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又策划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全境。次年,又一手炮制了傀儡的伪满洲国。关东军司令兼任日本驻“满”大使,掌握伪满实际军政大权。由此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东北的全面殖民统治,残酷镇压中国抗日军民,剥削中国民众,压榨、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把中国东北建成日本继续侵略扩张的战略基地。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驻华北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后,关东军犹如打了鸡血,立即发表声明,为华北日军撑腰,关东军司令部叫嚣要进一步扩大战争:

  “兹因暴戾之中国第29军挑战,华北发生事端。关东军正以极大关心及重大决心,密切注视本事件之发展”。

  关东军还致电日本统帅部,强烈要求当机立断,以卢沟桥事变为契机,彻底征服中国。

  1938年及1939年,关东军先后在中国东北,和苏联发生军事冲突,这就是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

  在这两次冲突中,日本军队均遭到苏联军队重创。1940年6月9日,苏、日两方缔结了中立条约。

  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对日军后来的决策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诺门罕之战后,日军对苏军产生了严重的畏惧心理,基本死了与苏联再战之心。

  由于日本军队这两次吃了苏军的苦头,几乎被苏军打怕了。后来进一步扩大战争时,日本军队选择发动太平洋战争,而没有北上和苏军作战,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不敢再和苏联发生冲突,对于强大的苏联,关东军也不再敢主动挑起事端。为此,日本专门下发《陆军综合作战方案》,指示关东军不得与苏军交战:

  而苏联此时忙于对德作战,也需要和日本互不侵犯。因此,1941年4月13日,双方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相互保证中立。

  该条约的签订,出卖了中国的利益,损害了中国主权。此后,中国不仅再也得不到苏联的援助,而且日本不需要防备苏联,可以集中兵力用于中国战场,使中国抗战进入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

  但日本不敢和苏军作战,自身又深陷在中国战场难以自拔,这就导致日本国内资源严重不足,难以支撑长期作战的需要,亟需继续掠夺战争资源。

  因此,日本最终选择了调转枪口打击英美,奇袭珍珠港,从而将隔岸观火的美国拖下了水。

  日本大本营认为和苏联暂时不会发生战争。于是从1943年下半年起,日本大本营拆东墙补西墙,不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增援太平洋战场,指望这支“精锐之师”能够成为救命稻草,挽救太平洋战场上面临全盘崩溃的命运。

  大批精锐的关东军被抽调到太平洋战场,不仅没有能够扭转战局,反而充当了炮灰,基本上都被美军消灭了。

  美军攻占冲绳岛之后,不断加大空袭日本本土的力度,尤其是东京大轰炸,让日本元气大伤。

  为了应付可能的本土决战,日本大本营又不得不把关东军的兵力抽调到日本本土进行防卫。此外,又将关东军储备的大量战略物资运回日本国内。

  这样,就造成驻东北的关东军,精锐部队大部分都被调走,物资装备紧缺,实力大大削弱。

  由于中国东北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关东军为了维持在东北的统治,必须保留一定的兵力。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苏联腾出手来,调集了大批军队到中苏边境,随时可能向日本下手。

  日本大本营一方面寄希望于苏联能够遵守《日苏条约》,另一方面,在万般无奈之余,只好命令关东军就地扩充力量,把在东北的25万退伍的日本军人再次召集起来,编成了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等。这些部队主要是1944年以后编成,属于临时拼凑。这样,关东军最终总兵力达到了24个师团,近70万人(包括驻朝鲜日军)。

  但此一时彼一时,苏联当初之所以和日本签订条约,是因为要对付强大的德国,和日本签约完全是权宜之计。现在既然战胜了德国,苏联当然不会再受原来日苏条约的限制。

  而关东军临时拼凑的人马,不仅战斗素质低下,而且装备严重缺乏。部队士气低迷。根本不可能和关东军全盛时期相比。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苏联向日本宣布:从次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苏军进入东北,和关东军的力量是严重不对等的。苏军的优势非常明显。关东军之所以迅速土崩瓦解,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

  苏联8月8号晚上宣战,9日零时,苏联跨过中苏边境向日军进攻,共出动了三个方面军,包括十一个合成集团军、一个坦克集团军、三个空军集团军和一个战役集群,共80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师,40个机械化旅和坦克旅,26137门火炮及迫击炮,555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另有3446架飞机。苏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指挥的总兵力达到了157万余人,而日军拼拼凑凑只有70万人。

  苏军的装备对日军是压倒性的。欧洲战场结束后,对日作战成了苏军的唯一任务,苏联方面把最好的装备和最精锐的部队都投入到对关东军的作战。而关东军此时的装备已经严重短缺。

  日军虽然预感到苏联可能发起进攻,但他们估计可能苏联会到1946年才下手,因此准备明显不足。而苏联却是有备而战。

  1945年4月5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通知日本佐藤大使,日苏中立条约到期后,苏联将不予延长。

  苏联于8月8日晚上向日本宣战,仅仅几个小时后,8月9日零时,苏军就利用夜幕掩护,从三个方向突然向日军发起了攻击,实施多点突破,强渡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乌苏里江,在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上,对日军发动了突然攻击,打得关东军措手不及。

  关东军司令部甚至连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的消息都不知道。因此,他们精心布设的防线,在强大的攻击下,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如果他们能像松山守军那样,坚决抵抗中国远征军的攻击,实施“玉碎战”,也会给苏军带来很大的麻烦。

  苏军并没有通过强行攻坚,攻打下日军占据的大型城市。大部分关东军都是未战先降。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原子弹,造成大约20万日本军民的伤亡。

  此时,大批精锐的关东军部队,或者已经丧命在太平洋战场,或者被调回到日本本土防卫。可以说,在美国的强大打击下,日本离全面崩溃已经不远了。

  苏联宣战几天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即宣布投降,在关东军接到投降命令,放下武器以前,苏军尚没有强行攻克东北的大中型城市。之后,关东军几乎完全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所以,此时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士气非常低迷。而苏联刚刚击败德国,部队的士气十分高涨。

  实际上,如果关东军坚决抵抗,苏军也会付出重大伤亡。比如东宁要塞,901名日军由于没有接到投降的命令,坚决抵抗,苏军一直没有攻得下来。直到关东军派人前来宣读投降命令,1945年8月30日,守军日本关东军七八三大队官兵901人才投降。

  苏联选择此时出兵,并非是无偿援助,而是有附加条件的。苏联的要求是:外蒙古维持现状,中国承认外蒙独立;大连成为自由港;苏联租借旅顺作为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中国东北的中长铁路和南满铁路;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划归苏联等。

  苏军参战后,共毙伤日军8.3万人(苏方统计的数据),苏军伤亡3万余人,关东军59万余人投降。投降的关东军,被苏联拉到西伯利亚去做苦力。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本文相关评论
栏目导航
相关搜索
最新标签

联系我们 -